文/颜小二述哲文图/网络
关于“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答案是开放性的,但我眼中的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或者换种说法,在我看来,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上下五千多年之久,如此“长寿”的秘诀之一就在于,我们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
我们可以看到,儒释道能够成为我国后世的主流文化,是因为这三家学说有足够的包容性,擅长吸收,不走极端,而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家”、“墨家”等等最后销声匿迹,大抵在于这些学派的“排他性”,它们不是不优秀,而是太“独断”,太“排他”。
而儒释道之中,又以“儒”最为突出,“儒”之所以最突出,一方面原因在于其“积极入世”的学派特色,但是还有一方面原因,在于其五千年来的“一脉相承”,毕竟儒家之“礼”,更多属于上承夏商周,下启秦汉的存在,而夏王朝的“礼”,也并非凭空出现的,更多也是承接夏以前人类文明的成果。朝代在更迭,不同朝代必定有不同的特色,那么能够一脉相承的文化,一定是极具“包容性”的。
01以儒道为代表之中华文化“长寿秘诀”----包容性
关于儒释道,这里重点说说儒家和道家,也并不是说佛学不好,只是因为这次的论题是讨论中华文化“长寿”背后的“包容”精神,而佛学追根溯源其实是来自古印度。佛学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早就被“中国化”了,现在我们面对的佛学,虽说最初来自印度,但是和印度的佛学,还是有比较大差别的。但个人不愿太长篇大论,而议论儒家、道家也足以展现中华文化“长寿”的秘诀,并且儒家和道家还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所以这里就委屈一下佛学,我们具体来讨论下儒家和道家。
说儒家和道家思想之前,需要大家明确的是,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先秦之后的儒家道家,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后世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以后,儒家虽然还保留孔子时期的基本特色,但是因为要服务于中央集权,所以董仲舒之后的儒家之开放性也几度减弱,甚至还有僵化的现象,尤其是朱熹之后。
因为后人僵化运用,甚至以“望文生义”、“偷换概念”等手段,打着程朱理学的旗号,僵化运用甚至“误解”其中的一些理论,对当时人思想禁锢很大,而那些年儒学本身也没有较大的提高。从这种“僵化”导致的局限性中,我们也能感觉到,僵化的文化,自身难以发展,还会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
儒家和道家,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放光彩,更是在秦始皇之后一度一定时期内的治国思想。而儒家和道家能够成功在中国千年朝代更迭中站稳脚跟,与儒道的“包容性”有关。这种“包容性”,实则一定程度上也是能够传承五千年之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之一。
儒家中庸里的包容特质
举个例子可能更加直观一些。先看看儒家孔子相当有名的“中庸”思想。孔子之“中庸”思想,某种程度上,应当是儒家学派的一种“特质”。孔子之“中庸”的“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偏不倚,“庸”可理解为“用”,我们可以将“中庸”理解为“用中”。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绝对不是盲目折中,更非没有立场地调和。孔子强调的不偏不倚之“中庸”背后,有把握“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也就是说,“中庸”不是粗线条地“取中间”,而是在把握大是大非的原则下,做最适合的事,而原则之下最适合的决断,许多时候都不是“取中间”。
从孔子之强调“灵活性”和“原则性”之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来看,儒家思想便不属于会“走极端”的学派。也就是说,儒家学派从其创始人孔子开始,就一直重视,并时刻强调把握“度”,因为懂得在灵活性和原则性下把握“度”,才极具包容性,继而不会以“排他”的姿态走极端。
许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儒家学派是一个强调灵活性和原则性之把握“度”的学派,为何后世会出现“僵化”的情况?我们需要知道,传播文化的是“人”,许多时候,僵化的不是文化,再灵活的文化,如果遇到“僵化”的人,也将被打扮得“僵化”。要体会儒家思想中的精妙,建议各位要有这样一种基本观念,否者就容易衍生偏见,继而一叶障目。
道家“反者道之动”中“度”的包容性
再来说说道家。道家对“度”的把握,其实相对而言比儒家更加深刻,只是被“正言若反”的特色给“耽误”了。道家老子曾说这样一句经典的话:
“反者,道之动”。
短短五个字,但是道理却是十分精妙的。
这五个字,首先是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要懂得把握对立面,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其次,老子也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发展,都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物壮则老”。为了避免因过度“强盛”,以至于到达“顶点”,我们就要注意“把握度”,避免到了顶点以后,走下坡路。
那么文化的发展之中,大忌就是“僵化”、“排他”,而道家之“道”老早就强调了“度”的把握,所以“包容性”其实也是道家之“道”最初的一个文化特性。因此,道家能够和儒家一样“长寿”,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02这种性容性一定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
通过上面的议论,我们知道,儒家和道家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文化中的“包容”特质。儒家也好,道家也罢,以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为二学派基础,我们不难找到二者在以不同的方式或直接或隐晦强调“包容性”,而且这种包容,一定不是无原则的、盲目的,而是基于客观规律下对“度”的把握。
先秦之后,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我们总能看到二学派在某一历史时期陷入“僵化泥潭”的时候。但始终觉得,文化本身强调“灵活”,僵化的许多时候是“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许多时候,还确实没有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人心”与“人”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复杂。
同时,要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儒家思想虽然按照市面公认说法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但是我们知道,孔子思想中的“礼”是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而周礼无疑是承接周以前的朝代。也就是说,按照这种逻辑,大胆推理的话,孔子看到的“礼”,应当是经过时间考验,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在扬弃中发展,以至于为孔子所继承,而又从孔子开始,在不断扬弃的改良中于后世流传,一直流传到今天。所以,从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文化来看,中华文化能够延续五千年之久,其核心大抵在于“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无独有偶,同样寓有悠久历史的道家文化,虽然和儒家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是依旧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流传到了今天,原因是什么?看看儒家道家的共性就知道了。
虽然儒家道家解决的问题不同,甚至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更爱淡泊,可是二者都强调“度”的把握,以此避免走极端,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华五千年文化核心,在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一定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喜欢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