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远山正瑛获奖感言日本自卫队应拿起铁

有这么一位日本友人,他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情系中国的沙漠治理。

他不但在日本国内为中国沙漠治理进行大力宣传、募捐活动,更是变卖部分家产亲自前往中国在沙漠地区从事植树造林工作。

他曾经说过希望自己能活到岁,这样就能有足够时间帮助中国治理好沙漠。

自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和志愿者组成“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从日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足迹遍布中国的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

他曾连续6年,先后十几次前往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的恩格贝进行沙漠治理,在这里义务植树造林,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把恩格贝恢复成一片绿洲。

这位日本友人曾这样说过:

“我要把今生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献给恩格贝,把这片荒漠治理好,死后也要把骨灰埋到这片土地上。我一生做了许多事情,我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恩格贝建设好,只要我在这世上一天,我就要努力实现这一梦想。我这辈子完成不了,我死后我的儿子和孙子会继续帮我完成这一梦想。”

一个外国人用自己的余生致力于中国的沙漠治理,即便用“愚公精神”也要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的恩格贝变成一片绿洲,这样的举动着实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

正是有这位日本友人的帮助,恩格贝才能由一个人迹罕至的荒滩漠野,变成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一朵沙漠之花。

为表彰日本友人为中国沙漠治理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政府为他颁发“友谊奖”,内蒙古自治区授予他“荣誉公民”。

他逝世后,恩格贝专门为他塑造了一尊绿色使者的铜像,铜像的基座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肯定很想知道这位不是中国人却千里迢迢,甚至不惜变卖部分家产也要来到中国为中国沙漠治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日本友人到底是谁?

他的名字叫远山正瑛。

远山正瑛是世界著名的治沙专家,在日本他可以说是国宝级的专家,被誉为“沙漠之父”。

当年,远山正瑛于京都帝京大学农业系毕业后,在日本鸟取大学农业部任教授。

之后,他便开始在日本进修沙漠治理专业,年他在鸟取机场附近的湖山沙丘一角开始了实验工作,希望能在沙丘化的土地上种出植物。

为了能成功在这里种出植物,远山一年天几乎天天都待在试验田上,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未放弃过,甚至是连续彻夜在试验田上工作。

最终,远山和他的实验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成功把这块沙丘改造成可耕种的良田,在这里种出了西瓜、白萝卜、芦笋等农作物。

之后,借着这个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将日本列岛海岸地区的24万公顷的沙丘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使日本从此再无沙漠。

现如今,日本公众只在鸟取县内保存了1平方公里的沙漠,被作为一种地貌的缩影特意保留了下来,供日本公众参观。

为此,远山正瑛受到了日本天皇的表彰,日本人民还特意为他树立纪念碑,纪念他为日本的沙漠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

就是这样的一位在日本堪称国宝的治沙专家,退休后的他完全可以躺在这些功绩薄上安度晚年,既可支配着天价退休金,又能享受着本国人民的尊重,过着让人十分羡慕的退休生活。

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不但没有安心过着让人羡慕的退休生活,反而是做出了一个让他身边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

义务帮助中国进行沙漠治理,让中国的沙漠能再次变成一片生意盎然的绿洲。

很多人不明白,一个日本人,为什么要来到中国义务从事沙漠治理工作呢?

一是梦想,二是报恩和赎罪。

年9月,从京都大学毕业并获取农学博士的远山正瑛,受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的指派来到中国留学。

远山回忆说:“能有机会到中国留学使我兴奋不已。”

在喜好中国儒家文化的祖父的教导下,自幼熟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的远山,他从小就对隔海相望的中国十分向往,梦想着能去中国学习到真正的儒家文化,因此这次中国之行让他十分兴奋,他终于是能去心仪许久的中国学习。

来到中国后,经过3个多月的汉语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用语和工作用语后,远山便立即开始了对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考察。

从北京开始,远山对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等6省进行为期2年的考察。

虽说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直至今日,因为人为的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黄河沿途地区的沙化已十分严重,早已不复往日的春意盎然。

茫茫沙海,引起远山正瑛无暇的遐想,生出了要把现如今的沙漠再次变成一片绿洲的宏愿。

年8月,远山计划从呼和浩特市坐马车向西沿着黄河前往宁夏考察。

途经包头时,见这里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且环境也非常符合自己进行沙漠治理的试验工作,于是便以“袁瑛”这个名字在包头郊区用30块大洋买下一块试验田。

远山想着在这里先进行试验,如果成功便想方设法推广到其他沙漠地区。

然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卢沟桥的战火却烧毁了这个日本青年学者的绿色梦想,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战火中断了远山正瑛想要将中国的沙漠变成绿洲的想法,但并未让远山的绿色梦想消失,那个梦想他一直都深埋心间,只等有一天重新绽放,而这一等就是六十余载。

远山正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义务从事沙漠治理工作,除了这是年轻时候的梦想,也有报恩及想为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赎罪的想法。

年,远山正瑛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和平奖”之称的“麦格赛赛奖”时,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这样说道:“日本自卫队应该放下枪炮拿起铁锹,去中国的沙漠种树!”

他认为中国对日本是有大恩的。

隋唐时期,日本曾派出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并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

现今翻开日本的历史,上至国家制度,下至日常生活,到处都有中国身影。

从制度、文化、宗教,到茶道、中医、建筑、和服、武士刀等等,都是中国传过去的,至今中国文化都还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日本社会。

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国文化的传入就没有现在的日本文化,中国对日本那绝对是有大恩的。

然而,近代的日本对自己有大恩的中国却是恩将仇报,悍然对中国发起侵华战争,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镇江大惨案、苏州大惨案、南京大大屠杀......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远山正瑛对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感痛心。

他认为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绝对是不可饶恕的,日本应该为当年所犯下的罪行赎罪,应该尽全力支援中国的建设事业,从而能稍稍弥补当年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

远山曾多次向外界诉说着自己为什么要来中国义务治理沙漠的缘由:

“日中两国人民有着久远的友好关系,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使两国关系亲上加亲;战后中国百姓抚养了许多日本孤儿,应该报答这份恩情。”

除此,远山正瑛还曾多次向外界坦率表示:

日本过去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战争,对不起中国人民,在中国治沙就是要洗刷日本过去的罪孽,虽然他知道这并不足以洗刷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年,从日本鸟取大学农业部教授岗位上退下来的远山正瑛创建了沙漠开发研究所,开始了对中国沙漠的研究工作。

年,78岁的远山正瑛在日本组成“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自任队长。

从此,远山正瑛开始了在中国长达十余年的治理沙漠的漫长历程。

率队到中国前,远山便已考察好要从哪里开始自己的沙漠治理——

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地区。

来到中国后,经与中国政府的沟通,远山正瑛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达成协议,决定在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地区进行葡萄栽种实验。

因为远山正瑛在日本就已经有了在沙漠成功种出农作物的经验,所以在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地区进行葡萄栽种试验的过程很是顺利。

葡萄种植成功后,它的叶子和果实掉落在地上变成了价值极高的肥料,这些肥料很快让种植葡萄的沙漠地带开始有了土壤。

有了土壤后再经葡萄叶子和果实的施肥,周而复始,逐渐变成一块可以耕种农作物的良田。

试验成功后,这种方法开始在沙坡头地区大规模推行,然后继续重复着农作物变肥料,肥料变土壤,土壤变成可种植植物的土地,土地变绿洲。

如此,周而复始,沙坡头地区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显著地改善,并最终变成了一块人间乐土。

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地区的沙漠治理的成效让远山正瑛大受鼓舞,于是在年,远山正瑛又将目光转向了更为贫瘠,沙漠化更为严重的内蒙古库尔其沙漠地区。

经内蒙古政府介绍,远山正瑛将治沙点选在了恩格贝。

“恩格贝”在蒙语中是“平安吉祥”的意思,它地处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尔其沙漠腹地,北临黄河,南依鄂尔多斯高原,历史上这里也曾是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乐土。

然而,随着时间的逝去,由于人为的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沙化日益严重,直至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地带。

在远山正瑛来到这里前,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恩格贝地区的沙漠治理。

时任内蒙古伊克昭盟恩格贝综合开发示范区主任王明海,他就带领着一大批自发来到这里进行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在这里营造沙漠防护林,同时开辟人工草场,引起山羊,建立种山羊繁殖场,开发旅游业,在进行沙漠治理的同时带领恩格贝地区的牧民们发家致富。

远山正瑛的到来,无疑加快了恩格贝的沙漠治理工作。

在恩格贝的日子里,远山正瑛十年如一日,顶着酷暑耐着寂寞一直奋战在治沙种树最前线。

14年来,远山每年都在恩格贝住上八九个月,每天工作就是研究种树,一种就是10个小时。

在王明海和远山正瑛等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努力下,他们推沙筑坝、拦洪淤地,建成2个大水库,淤澄出海绵田3万亩,植树万株,种植沙柳等灌木多万穴,治理沙漠10万亩,而在这10万亩沙漠中,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5%提高到了90。

因为远山正瑛来中国治理沙漠是义务性的,所以资金需要自己筹措。

为了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沙漠治理资金,远山正瑛每每回到日本,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在恩格贝立下的治沙梦想,那就是一定要让恩格贝变成一片绿洲。

为了给中国沙漠治理募集资金,他奔赴日本各地进行演讲,号召日本公众“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并发出“请相信恩格贝一定会变成绿洲,今生今世,不治沙成功,我绝不离开恩格贝,不然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来”的誓言,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支持中国的绿化事业。

在恩格贝最急需治沙资金时,远山正瑛甚至不惜变卖老家多处房产筹集资金用以支援恩格贝的沙漠治理。

为争取到更多日本公众的支持,远山组织8名儿童组成了“绿色少年沙漠黄河学习团”四处活动并以他们为题材拍摄了《让黄河披上绿装》的电影,在全日本播放。

他还经常上日本的电视台节目,以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中国的沙漠治理,告诉日本公众治理中国沙漠就是在保护日本的环境。

除此,远山还经常在日本各地举办研讨会,向日本公众宣传帮助中国沙漠治理的必要性。

远山正瑛的举动深深影响着日本各界人士,有上万名日本志愿者被远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敬佩其全身心投入环境保护事业中。

他们纷纷自愿自费加入中国绿化沙漠事业当中,其中包括日本前大藏大臣武村正义。

据当时统计,截止年,日本到中国的绿色协力队已有24支,他们自己买工具、树苗,先后来到腾格里沙漠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苗,这些树苗最终染绿了一片又一片的沙漠。

在远山正瑛、王明海等志愿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恩格贝诞生了中国,乃至世界沙漠治理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曾经漫天黄沙,寸草不生变成绿树成荫,生意盎然,沙漠变成绿洲,成了世界治沙典范。

远山正瑛为中国和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中国和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始终铭记于心。

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外国专家局向46名对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友谊奖”,远山赫然在列,他是获奖者中年龄最大一位,并受到了钱其琛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颁奖典礼结束后,在远山正瑛的身上还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万分感动的事情。

获奖后第二天,远山等获奖者原定是要参加由朱镕基总理亲自主持的国庆49周年招待会的。

但是,获奖当天恰巧日本协力队要去恩格贝植树,所以远山领到奖并与全体获奖者合影留念后,他便立即返回恩格贝同队员们植树去了。

因此,他就没有机会参加第二天举行的招待会,更没有机会见到朱镕基总理。

第二天在国庆49年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在接见与会专家时,他特意提到远山正瑛并感慨地说:“一个92岁的日本老人来中国治理沙漠,他很伟大!我们应该向这种远山精神学习啊!”

事后,远在恩格贝的远山得知朱镕基总理的评价后,他这样说道:

“我本来不是为了赢得朱总理的表扬才回到恩格贝的,我只不过坚持了自己的信条而已,那就是不论有什么情况,现在绿化中国的沙漠才是我的第一目标,我把这叫做“现场第一主义”,干实事的人,不应该脱离自己的目标四处游离。”

是的,远山先生来中国治理沙漠不是为了什么荣誉,仅仅只是因为他想要为中国的沙漠治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心思很单纯,单纯到令人敬佩,他可以不在乎什么荣誉,可以变卖家产支持中国的沙漠治理,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因为他想要将中国的沙漠都变成一片生意盎然的绿洲,仅此而已。

我想,这就是对朱镕基总理提出的“远山精神”最好的注释吧!

远山正瑛84岁时曾说过,他想活到岁再工作几十年,因为他还有很多心愿想要完成,其中包括让恩格贝变成绿洲、办一所沙漠开发大学。

然而,世间没有长生不老的人,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抗拒,疾病终究还是夺去了远山正瑛的生命,留下了诸多遗憾!

4年2月27日,远山正瑛因病在日本不幸逝世,享年99岁。

弥留之际,他用似有似无的声音说道:

“我还想到中国的沙漠去植树......”

心心念念的依旧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沙漠治理事业。

这位为中国的沙漠治理做出巨大贡献的世界著名的治沙专家,生前有一个心愿,死后能埋在恩格贝的沙漠中,希望能永远留在中国并看到恩格贝所有沙漠地区全部都能变成绿洲。

远山正瑛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家人将其部分骨灰安葬在了他生前为自己在恩格贝选好的百年之地。

当地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也在这里修建了纪念馆,馆中陈列着他部分资料和实物。

远山正瑛纪念馆外围长9米,深9米,象征他终年99岁。

馆名由远山正瑛生前好友,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亲自题写。

在远山正瑛纪念馆的介绍牌上,这样写道:

“远山正瑛先生的伟大在于平凡。他的业绩,融入恩格贝;他的生命,注入恩格贝。”

远山正瑛先生这一生都在坚守、践行着“绿色代表生命,绿色是和平之路”的信念。

他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在恩格贝播下的片片绿荫,他为中国的沙漠治理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切的一切都会被世人永远铭记,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远山正瑛的可贵精神和杰出贡献。

远山正瑛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他想要让中国的沙漠全部变成绿洲的心愿也永远会被继承他精神的后人继续完成。

此前一直跟着远山在中国植树造林的一个叫安田的日本志愿者,他在远山走后就毅然放弃自己在日本的事业,踏上了前往中国完成远山遗愿的路途——

从恩格贝起步,三十年植树一亿棵!

更令人欣慰的是,曾经远山正瑛立下的“子子孙孙种树不止,直至击退沙漠”的宏愿,他的子女们也一直都在遵循着,现在他们还是跟父亲生前一样,常常跟着远山创立的“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的沙漠植树造林,继续完成父亲远山正瑛未竟事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