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书法一毁于颜真卿,二毁于宋四

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这个说法我是不同意的,但是站在某种立场上,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话确实在汪曾祺的文章中有过提及,原话也并非他所说,而是他听闻并记录感想。

有人说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这话有道理。

但我觉得宋人字是书法的一次解放,宋人字的特点是少拘束,有个性,我比较喜欢蔡京和米芾的字,苏东坡字太俗,黄山谷字做作。

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上,笔法一直分为两个系统。

第一是以隶书为代表的方笔,多折,其中代表人物就是二王。

第二就是以篆书为代表的圆笔,多转,代表人物就是张旭,颜真卿。

至于张芝怀素,在二者之间几乎参半。

以二王为代表的行草书,以雅致中和的气息流传,这种风格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中庸之道。

但是对于张旭颜真卿开放起的篆籀笔法,让行草书更加狂放。

我们从后世所知,所有狂放的书法,必有颜味儿。

这个明显跟我们的儒家文化讲求的至高境界有些背道而驰,儒家文化主张克己复礼,要有规矩捆绑自己。

但是颜真卿张旭在狂放的表达自己,把自我的追求放在第一位。

这在文化上来说,确实有些诧异。

所以站在一定立场上,说中国书法毁于颜真卿,是站得住脚的。

这种立场,多是“派别之争”,可能这类人更喜欢拘束,不喜欢自由。

然后就是宋四家。

有人说宋四家毁了书法,这个就有些不太对了。

如果说按照这种说法,毁了书法的不应该是宋四家,应该是杨凝式,李建中。

众所周知,宋四家,无有一人不学颜真卿,也无有一人不学二王。

二王是法,是雅,是秀气的代表。

颜真卿笔法则是多释放自己,表达内心的狂放。

这种笔法在宋人尚意的追求中,追求表达自己的狂潮中,固然是非常受青睐的。

后世,王铎,傅山,董其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文征明中年,都非常受颜真卿影响。

这是他们表现自己浓厚风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类对法度的进一步释放,类似于“淡化”,对古法肯定是有冲击的。

所以有人说毁于宋四家,这也说得过去。

但是,重点在于,开创这种王颜笔法融合的人,首当其冲在杨凝式,其次李西台李建中继承。

一个是五代十国的人,一个是初宋的人,加之无墨迹但是有名声传世的沈传师,这几个人才应该是毁书法的人。

所以这种说法站在一定立场上说的过去,但是说法有错误。

说书法毁于颜真卿宋四家,肯定是一部分的人传言,并非大多数人所想。

究其根,也只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罢了,有人喜欢束缚,有人喜欢开放。这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无论站在那个立场,肯定都是错的,也都是对的。

至于这个说法,我本人是不在意的。

承认了这个说法的话,相当于支持了儒家文化,这个没错。

但是也相当于抹掉了一半的书法史,让一半书法史变得没有价值,这是不可忍受的。

学书法,本来就这么多东西,之所以越古越高级,就是因为越古方法越简单,简单到只有一方一圆一转一折。

所以留给自己的空间就越大,可出的变化就越多,所以就越难。

这种意思很好理解。

如果给你钢筋,水泥,隔墙板,地基等等材料越多,你盖房子就会越容易,但是盖出来的样子也就有局限性。

但是如果给你的只有木头和砖头,那这个房子剩余的创作空间就非常大,想做成什么样都可以,但是也会增加难度,因为可用的选择更少了。

这就是之所以今人书法超不过古人的原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这世界什么都有了,道还那么容易追求吗?

类似于没有手机的时候人们七八点就睡觉,但是现在有多少人七八点就睡觉呢?可能只剩一些老人了吧。

再过五十年呢?

和书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