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个不能独处的人,外向不过是孱

无法与自己独处

年轻时总害怕“不合群”,以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为了合群而合群,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

随着年龄渐长,才发现: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去结交一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学会好好与自己相处。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沉淀。

很多人会把独处和孤单寂寞划上等号,其实这是不同的状态。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时间的距离也不是地理的距离,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我想很多人在爱情或是关系里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感觉两方好像各自在各自的世界当中,心和心隔得好远。

就好像即使另外一半在你的身边,你还是会觉得寂寞觉得孤单。

为什么会有这样寂寞这样孤单的感觉呢?

那是因为虽然他陪着你的身边,却并没有把他的注意力专注在你的身上。

没有真正地看见你,没有真正去感受你,没有真正去倾听听见你,这种不被理解的感觉就让我们升起了孤单和寂寞的感觉。

就像你会发现大家平时见面的时候常常还各自玩着手机,有时其实就是在掩饰这份无所适从的感觉。

一个连独处能力都没有的人,“外向”不过是孱弱的挡箭牌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3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让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人不能独处,是他无法忍受自己。

他对自己不满,总想变得更好,于是到人群中去四处学习、打听,殊不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直至可以接纳自己、承认自己。

如果你不能适应无聊,那么随之而来就会觉得痛苦。

独处对有训练的人士而言是享受,未曾训练的人就会觉得难受。

痛苦尾随空虚而来,焦虑、烦躁不安,要冲破一个铁屋子,要打破一个旧世界。

可是铁屋子和旧世界只是观念啊,打破一个铁屋子,又会有一个新的铁屋子;新世界来了,依然会变旧的。

中国的道家讲究“勿忘勿助”,尼采则表述为“你既不能实现心中的欲望,也不要丧失心中的欲望”。

哲人所见略同,实现即助、丧失即忘。

勿忘勿助,又暗合了孔门的中庸之道。

无法跟自己独立相处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本质上来说都是围绕着我还不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也意味着在我们的心里,还有着跟他人融合在一起的期待和愿望。

所以,一旦被动地分开,面临的可能是不可控的情感体验。

比如焦虑、恐慌、不安等等。

这种现象,在恋爱的情况下就尤为明显。

许多人都喜欢说“内向不好”,甚至还有“内向是种病”的潜台词。

这种普遍性无知,只能体现常识匮乏到何等地步。

内向和外向仅是性格的两种相对特征。

内向不等于自闭,许多中国人恐惧的其实是“自闭”,但因为没常识,于是将“内向”妖魔化。内向和外向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内向者倾向于通过自我思考和独处解决内心问题,外向者倾向于通过向外界倾诉或宣泄治愈自己。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

“内向型的人能在刺激程度最低的环境中独自获得能量,而外向型恰恰相反,要在团队中获得力量”,按这个逻辑,你说谁更强?

我认为具备自主能力的人更强。

至于有人将内向等同于社交障碍,更是无稽之谈。

社交障碍指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紧张焦虑,生活受影响,但内向者并不畏惧社交,只是单纯不喜欢。

准确点说,内向者不需要通过与他人不断说话去获取认同感。

心理学对典型内向性格的描述有以下词汇:

理性,安静,专注,内省,喜欢独处,做事有计划,不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善于倾听,有洞察力和创造力……

这难道是“没出息”的表现吗?

股神巴菲特是典型的内向者,将敏锐洞察力发挥到了极致。

歌手周杰伦也是内向性格,将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君子慎独,始于独处

古往今来,慎独,不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更是文人雅士们推崇的思想境界。

在今天,这个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提高我们自身的修为,需从“慎独”做起。

“慎独”,顾名思义,独处之慎。“慎”者,谨慎;“独”有二义,一是“独处”,无人看你,要谨慎自己行为。

二是“独知”,你的念头、内心,大庭广众之中,别人并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这更需要谨慎。

“慎独”体现的是一种“反求诸己”的道德境界,是一种自我监督、谨慎为人的修身境界。

安迪·鲁尼曾说过:“如果你独自一人的时候笑了,那便是真心的笑。”独处让人变得细腻,也变得更加平和从容。

思维随着目之所及的一切变换跳跃,我可以一边发呆一边思考,看到路边石头上的随笔涂鸦,听出鸟儿情绪不同的啾啾,想起某个尘封在心底里的平凡小事,我会感到顿悟、动容和快乐。

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才是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

社交,我们并不陌生。

从早上睁眼开始,拿起手机浏览信息,出门逢人打招呼,一起吃饭、聊天...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社交。

“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为这些话广交朋友,为了社交而社交。而独处能帮我们守住内心,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用心去总结癫狂嘈杂的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变得强大自立的标志。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说到底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别人不愿意帮你,因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

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结交那么多无关痛痒的“朋友”,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学学如何更好地独处,丰富自己的生活。

独处与社交,我们该如何平衡?

你要明白的是:

独处不意味着自我封闭,相反那些享受独处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平衡社交与独处之间的关系。

在需要社交的时候,不会抗拒社交;但他们会留出固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取悦自己。

不抗拒社交,而是寻找到合适的时间独处

比如说:

在工作日的时候,你跟同事,朋友们保持联络和互动。

下班后出去吃个饭,随便逛逛,跟朋友聊天等。

这些,是你劳累一天缓解压力的方式。

而到了周末的休息时间,你完全可以宅在家里,一边反思这个阶段的成绩与收获,一边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看书,写字,喝茶,陪伴家人;减少上网时间,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这种方式,能够解压,也能让你适应独处的节奏。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选择。

如果说孤独有寂寞的意味,那么独处就是一个人的清欢。

虽不热闹,但是充满智慧。

就像大冰在《摸摸头》中描述的小女孩:

“兜兜那时蓄着一米的长发,背影如烟云,她写诗、画画、爱旅行,出版过自己的长篇小说,鹤立鸡群在世俗的生活中。”

一个人的旅程看起来孤独,身在其中的人却乐此不疲。

不去迎合外界的标准,只为心中的目标出发,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爽。

只有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完全取悦自己,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