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西方教育不能相互借鉴内核是文化差异

北京治痤疮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277572.html

中美教育典范类似:都是在学校传递既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因文化不同,实现路径不一。中国路径擅长让学生掌握既定知识并在PISA这种学术能力测试中有极好表现;美国由于文化多样性、地区独立性和对成功定义广泛性,使得其掌握固定知识很低效,整体拉垮学术测试成绩。可这种低效和拉垮却“偶然”促进了为中国教育所渴望的创新人才之培养。

第一次鸦片战争

西方为何羡慕中国教育?

年前后,三大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卫报》和BBC陆续报道了英国政府要从中国引进数学教师和教材、并效仿中国教育的新闻,一时轰动全球。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准确说自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就想颠覆我国的传统教育来殖民其西方现代教育,以至于在教育维度,我国一直被西方人看成是“学生”,是跟随者。此外,中国教育的崇拜者并非只有英国,过去的几年里,以美国领衔的众多西方经济体都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榜样。为什么呢?

助推中国教育国际地位的直接缘由是其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卓越表现。PISA考试是世界最大的国际测试,由70多个国家/教育系统参与,每三年举办一次,主要测试全球15岁中学生数学、阅读、科学这三个科目的学术能力。年,中国派上海代表队首次参加即傲视群雄,夺得第一!年,中国队再次击败所有其他参与国。如此卓越的学术成绩让西方政治界和教育界都坐不住了,于是开始了一场“教育看中国”的运动,特别对于PISA成绩中庸的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但这场西方学习中国的教育运动注定不能成功。尽管经合组织(OECD)和一些外部观察者起初以为是具体的教育政策和举措“贡献”了中国学生学术成绩的优越,可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使然,而文化不能简单效仿。怎么说呢?

PISA测试

西方为何效仿不了中国教育?

这里先看一个具体案例。一项针对移民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PISA成绩的研究表明,他们的表现更接近于我国上海队而非他们同学校的西方同学,同时也没有证据能证明中国人在基因层面比西方人更擅长这种学术考试,所以最可能的解释只能是文化因素。说得再清楚一点,有利于我国学生学术成绩的教育政策和实践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自然产物。崇尚教育和相信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这两个理念深深扎在每个国人的心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至今。我们相信,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富强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文化理念,无论英国还是美国都无法效仿。这也进一步回应了开头所说:即便把中国数学老师和数学教材都引进西方,也不可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学术成绩。

在这,请允许我对中国教育持一点批判思维。上段说我国“崇尚”教育并非崇尚教育本身,更多的是凭借努力学习通过考试来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物质回报,结果是过于聚焦核心考试(如高考)的学术科目成绩。换言之,东方西鉴若真要实现,还必须具备:聚焦学习的勤奋学生,甘于奉献的伟大父母,专于文化课学习的学校和老师。

中国高考

除上述外,西方还需要考量的是:我国的集中式标准课纲和统考制度。这样的教育体系无疑促进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高效吸收和考试成绩的卓越,毕竟西方搞得那套探究式学习在知识传递层面太低效了,因为多元所以不可控。而我国呈现的集中管理、统一下达的体系也是源自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基因,这一点西方难以模仿也无法在本国实现。

中国为何借鉴不了西方教育?

说完了西方效仿不了中国,接下来聊聊中国为何借鉴不了西方教育。这里以美国为例。不得不承认,自二战以来,美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和众多原创性成果。正如美国欣赏中国学生在PISA考试中的卓越表现,中国同样也欣赏美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这里,我要说,造就美国创新的不是它的教育范式本身所致,而是其文化的“偶然性”结果。读到这,诸位可能疑惑:教育的范式是什么?其实,美国也好,中国也罢,教育范式都同出一辙:给在校生传授既定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两国的文化和政治因素造就了其实施方法截然不同。

首先,美国的学校是去中心化管理的。在历史上,美国有10万多个校区,也就有10万多种课纲和教育结果。即便在教育趋于中心化的今天,美国的50个州依然保持着其宪法控制的教育独立性。换言之,美国至少有50多种课纲和教育实现路径,而中国只有一种。这种去中心化的地区教育独立使得某一种体系包打天下变得不可能,多元化的授课内容、方式、进度也会一定程度利于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从而实现创新和批判思维的锻造。

其次,美国不会将学业成绩,尤其是考试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就其高考选拔,除了看SAT/ACT(美国高考)分数,还要看平时学习成绩、课外活动、文书申请等指标。有学者提出:美国学生花在学业活动的时间,无论是每天的小时数还是每年的天数,都远远低于中国和日本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家长、老师、同学还是社会,对学生的成功和优秀有着更广阔的定义,而非局限于文化课成绩。这也能让学生积极追求自己的兴趣并保持内在的“热爱”动机,而内在动机是创新的源泉。反之,中国家长和教育体系强调外在的成绩指数和对学业抱以厚望往往会减弱学生的自信和内部学习动机,如此也会损伤创新力。

再者,美国课堂不会强调统一步调而是包容更多的不同和个性化元素,不会太担心学生进度跟不上或课纲完成不了。这种理念部分源自于清教徒式对平等和个性化的推崇,部分源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部分源自移民文化的影响。写到这,对于教师的角色,我想起了著名学者阿利森·金年学术论文里的名言:“教师不应是舞台的圣人,而应是旁边的指导”。中国教师倾向于确保学生按相似的节奏进步,因此在小学甚至学龄前阶段,就要传授他们必备的技术和技能,以期在学习中跟上他人的节奏。如果说标准化的传授会挤压创造力,那美国拥抱个性化和不同的教育理念则会激发创造力。

老师:舞台圣人?旁边指导?

结尾

总之,不管是中国的教育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教育,其典范类似:都是在学校传递既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文化不同,实现的路径不一。中国的路径特别擅长让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并在PISA这种学术能力测试中有极好的表现。美国由于文化多样性、地区独立性、对成功的定义广泛性,使得其掌握固定的知识很低效,整体拉垮基础知识掌握度和学术测试成绩。可这种低效和拉垮却“偶然”促进了中国教育所渴望的创新式人才培养。

关于中国教育和全球教育解读,还会进一步在该平台阐述,今天就落笔于此。如果你能读到这,就点个赞再走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