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道与中庸不同
天佑
佛教讲求中道;不过,却与常人理解的“中庸之道”不同。包括实践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实现中道的办法可以从问题中求得——为什么人们总是容易偏向一边?这是由每个人经验世间的主观局限所决定的;这是客观现实,所以在所难免。
佛曾百般探寻这一真相,终于在瑜伽现观的实践中找到蛛丝马迹。长期站在第一视角,势必形成“灵魂我”的假象。
“灵魂说”是神教与旧沙门法的建立依据,也是其根本缺陷之所在。神教认为:人有先于肉体的灵魂,灵魂去向——个人境遇全凭神明主宰;沙门认为:人或有先于肉体的灵魂,但灵魂去向、个人境遇全是业力作用——两者都脱不出“灵魂逻辑”的窠臼。
此处说“或有灵魂”,意思是沙门群体内部也有意见分歧。譬如顺世沙门认为:灵魂并不存在,所以死后归无;行为无关痛痒,不如率性而为。这种观点看似否定灵魂,但其逻辑没变:前提是“有”——有灵魂的业报法则,只是拒绝那个“存在”,所以认定“归无”。
还有生活派,以为一切宿命决定,而业力是个常数,终将全部耗尽,故不必刻意追求——随遇而安就好。既然行为与业报无关——无法改变什么,那么“快乐至死”又有何妨?无论经历什么、选择什么、做了什么、不做什么,都是命定,且终将“归灭”——轮回止尽。
依这两派来看,只要业力耗尽——甚至没有轮回,那“解脱”就是必然之归宿——完全不用施力。如此,什么社会义务、精进修行,全都没有意义!既跳出了社会良序,又没有任何实际的追求,成为人世间里的寄生者。
还有耆那沙门,认定灵魂本净;由于罪业缠缚,才会轮回不止、苦恼不熄。而这罪业并不完全旧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会不断制造新业——“漏入”。这些业被记录下来,与旧业一起,对灵魂造成“系缚”——这就是不能解脱的原因。既然问题已经找到,那就针对性地“制御”:以特定方式严苛苦行,一方面消除旧罪、一方面新罪不生;当罪恶消弭干净,灵魂不再受缚,便可清净解脱——“寂静”。(这套理论非常严密和完善,曾长期与佛教争辉,甚至还有彼此影响的情况。)
凡此种种,或神主导、或业决定,或全然放逸、或极端苦行,皆非中道之法;人性复杂——是理性与感性等诸多矛盾因素的对立统一,故应避免以偏概全。
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把佛教的中道理解为中庸——不走极端的辩证平衡。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佛陀说法,不取两边——既不同意放纵,也不鼓励(没有般若摄持下的)苦行;并非两者调和——中庸之道,而是基于觉慧的了义中道。
苦行有问题,欲乐也有问题,不苦不乐的中庸之道也并非佛教所追求者(偏在形下领域)。佛教认为,无明才是问题所在。若是缺乏智慧,哪怕恒时处中,那也与非理意乐相应,不会有菩提妙用。唯有机遇根本——实相般若,才能在在处处任运无上中道。
总之,佛教能够保持中道的关键不是中庸,而是因为佛教特殊之觉智——正见、般若波罗蜜;由此产生正确的知见,才有四圣谛、八正道、六度四摄诸法的实践与施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