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11版第二单元和而不同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大学语文》(第11版)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

●第二单元和而不同●《老子》二章

老子(约前一前),一说为老聃,宇伯阳,姓李名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具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中有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相互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认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

原文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形而见,高和下相对而显,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去凿空自造,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但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掉功业。

●结合老子的哲学思想来理解本文:●老子的辩证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中的事物都是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经常变化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在本章中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面作为自己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文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面存在,相依靠而生成,是针对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课文分析●第一层(开头至“恒也”)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述了对立说的规律,确认了对立说的永恒、普遍的法则。●第二层:提出了“无为”的观点。●人们应当如何对待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呢?孟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对“无为”的理解:●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规律办事。他梦想有“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的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成就事业的积极因素。

●原文●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译文●自然的规律,它不是和弯弓射箭所显示的道理一样吗?高了就要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弦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些,力量不足就增加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可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圣人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结合老子的哲学思想来理解本文:●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和谐的必然,这是天道自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但是,天道是损有余以补不足,为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社会,却偏偏要逆天而行做尽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阴损事呢?因此,“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是作者的理想追求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思考与练习●一、在老子看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矛盾对立,又互相依存转化。你认为这一思想的哲理性与深刻性何在?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有什么启迪意义?●《老子》从人们常见的现象中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矛盾对立,又互相依存转化。这种辩证法思想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深刻性。●启迪:●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片面看问题,不能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都是错误的。

思考与练习●二、“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文章认为,唯“有道者”能以“有余以奉天下”。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理念?●自然本身有“有余”“不足”的情况,是不公平的。但在老子看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这又是公平的。人类社会也有“有余”“不足”的情况,可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却是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这在不公平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不公平。老子提出“有道者”能以“有余以奉天下”,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应是人人平等,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思考与练习●三、《老子》在先秦散文中以富于哲理性与思辨性著称,请你结合本篇对此略作论析。●《老子》在先秦散文中以富于哲理性与思辨性著称,这两篇文章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第一篇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世界。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还提出了“无为"的思想,“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即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篇,老子比较了“天之道”“人之道”,从而提出“有道者”能以“有余以奉天下”,表达了人人平等,社会财富平均分配社会的理想。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语出自()●A.《墨子》B.《论语》C.《孟子》D.《老子》●2.先秦时期最能反映道家思想的一部著作是()●A《老子》B.《礼记》C.《论语》D.《中庸》●3.老子一书主要反映的思想是()●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法制思想●4下列成话不是出自《老子》的是()●A.敢为天下先B.无为而治C报怨以德D.巧言令色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难易相成。●(4)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三、把下面的句子都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四、名句默写题●(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_________。●(3)人之道则不然,___________。●(4)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________,功成而弗居。

●五、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1)概括本段文字的论点。●(2)本段文字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3)老子观察到的现实社会是什么样子?老子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又是什么样子?

一、

1.D2.A3.C4.D

二、

●(1)恶:丑。●(2)有:据为己有。不恃:不依靠。●(3)相成:由互相对立转化而成。●(4)见:通“现”,重现,

三、

●(1)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丑陋的存在。●(2)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反相成。●(3)长和短相形而见,高和下相对而显●(4)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5)万物生成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6)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7)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掉功业。

四、

●(1)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2)功成而弗居●(3)损不足以奉有余●(4)为而不恃

五、

(1)只有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减少多余的部分来补给不足的部分,才能使社会获得平衡。●(2)归纳论证。●(3)现实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剥削极为残酷。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应是人人平等,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