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读论语第二百八十八篇孔子运用中庸之

古得肤色遮盖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8.html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主流译文:子路问孔子:“听到有道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哥哥还活着,怎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有道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也问‘听到就做吗’,您说‘父亲和哥哥还活着’。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说‘听到就做’。我很困惑,大胆地问您为何回答不同。”孔子说:“冉求做事萎缩不前,所以这样说使他勇于进取;仲由一个人顶得上两个,所以这样说,以便约束他使他慎重。”拙的译文:略。拙的体会: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问,孔子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有四个人问孝,孔子给的答案也是四个不同,问君子,孔子给的答案也是不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材施教啊。孔子会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性格以及情况,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得弟子或求问之人能得到更为切合实际的指导。在本篇中,两个学生,冉有生性退缩畏惧,子路急躁直率而莽撞。所以对于听到一件事情,是否应该马上去做,对于冉有来说应该鼓励他马上去做,这是因为他本就退缩;而对于子路来说,你不叫他去做,他都会急不可待毫不谦让马上去做。对于这两种情况,孔子就采取了,退则劝其进,进则劝其退的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庸之道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