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
写在前面的话
前面我们讲了“四书”中的前两部分《论语》和《孟子》,今天来说说后面两部分《中庸》和《大学》。
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子思所作。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庸》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
中庸:据朱熹注,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
按照朱熹的分法,全书分为三十三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1-19章,从多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以及重要性。
第二部分:20章前半部分,阐述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第三部分:20章后半部分,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
第四部分:21-33章,围绕“诚”来展开的。
《中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为浓厚。读通,读懂很不容易。朱熹就认为读四书应该最后读《中庸》,突出它的高深性。
今天我们从《三字经》中六个字“中不偏,庸不易”来解读。“中不偏”,讲的就是做事,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以我们现在的观点就是做事能把握好“临界点”,掌握好“度”。“庸不易”,在历史上的解读有两种。一种是“庸”代表永恒。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中不偏庸不易就是讲中庸就是不走极端的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恒的。另一种“庸”是平常的意思。如按这种解释中庸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能伟大。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宋朝大儒程子曾经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么“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如此看来前者的解释胜于后者。
小故事分享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博学”的意思,广博之学。另一种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孩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最基本的文化课和基本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理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这两种解释实际上都有“博学”之意。
《大学》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告诉我们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
八条目
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
致知: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智慧。
诚意:意念真诚。
正心:心思端正,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修身:修养自己的品行。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
这八个条目最核心的内容是修身,从天子到百姓,都是要以修身为根本。一个人修身不好,别的肯定做不好。
总体上来说,三纲八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
今天的《中庸》和《大学》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你们喜欢。敬请期待#三字经#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孔子的处世之道常识解读|九族十义十干十二支|都有什么?《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我们经常说的六谷,六畜,六艺,都指什么?三字经中的五岳、五色、五味、五臭分别都是什么呢?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