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欧阳祯人要读懂王阳明的哲学著作,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魏沛娜

“王阳明的很多的问题都是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基础上开拓出来的,所以离开了孔、曾、思、孟,也就是‘四书’,离开了这个经典的传承以后,我们是看不懂王阳明的。所以,要读懂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我们必须要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是毫无疑问的,是必须的,所以我们仅仅只是看王阳明的一句、一行或者是一篇文章,那就不可能理解得深透。”在由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深圳图书馆、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深圳市云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人文讲坛第期活动上,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欧阳祯人阐析了阳明心学对《论语》的继承与发展。

欧阳祯人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表面上说是心学,是“致良知”,是心学,但实际上他的学问是地地道道的行动哲学。“王阳明的这种学问是不得了的,他讲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善,好像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倒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只是说,我在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把我的整个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去,这样一来,我所工作的对象就融注了我的主体,我的思想就浸润在这件事情上,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就融注到我的精神世界里面去了,所以它就是我这个世界上的一部分。所以,他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欧阳祯人解释说,“在明明德”就是“忠”,“在亲民”就是“恕”。“在明明德”就是我自己的内心;恕道就是在亲民,就是对广大老百姓做各种各样的仁义礼智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不是能够分开的,这个‘忠’相当于一根大树庞大的树根,‘在亲民’就是这根大树的干枝花叶果。试问,这个庞大的根系与干枝花叶果能够把它分开吗?王阳明说这是即体即用、体用一源,是不能够分开的。”

欧阳祯人指出,我们现在生活当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是缘于自己私心杂念太多,成见太多,牵绊太多,诱惑太多,所以做事时不能够诚心诚意。王阳明特别重视《大学》里面提到的“诚意”,“这个‘诚意’就是致良知,所以王阳明的这种行动哲学就是要让我们全力以赴、彻底投入到这件事物当中去,譬如说对父母的孝顺,对爱人的爱,对兄弟姐妹的爱,以及对同学、朋友各种各样的人的爱,就是要全力以赴地去爱,而不能够带丝毫的虚假。所以,王阳明的这种行动哲学是非常了得的,对我们现在来讲非常有用,有现实的意义。”欧阳祯人说。

他强调,阳明学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心即理,是它的前提;“知行合一”是它的过程与平台。最后的落脚点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善。所以,致良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在事事物物中锤炼我们自己的“心”的过程。所以,王阳明至少在《论语》的天人之学、身心之学的实践哲学、行动哲学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进而把孔子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悲悯情怀和仁政理想推进一步,完成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飞跃。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