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谈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本来是设想着兵不血刃,实现千古未有的文明盛事。可惜手下大将王彦升没忍住,最后还是杀了试图抵抗的韩通一家。今天我们再讲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陶榖。在“陈桥兵变”这场大戏中,陶榖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龙套,但是任何人讲起“陈桥兵变”,却又总不能不提起他,因为正是他的一篇大作,完成了这场政变的最后一张拼图。陶榖是一个大才子,当然也传下了很多风流韵事。事情是这样的,赵匡胤借着抵抗外敌的名头,领兵带将到京城外面转了一圈,出去的时候还是后周的都点检,回来以后却自己成了皇帝。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很快在刀剑之下选择了屈服,唯一有可能抵抗的将军韩通,也被王彦升及早解决了。赵匡胤本以为一切完备,于是把大臣都召集起来,要在所有人的见证之下,接受小皇帝柴宗训的禅让。可惜他千算万算,百密之中还是有了一疏:既然要小皇帝禅位,却没提前给他准备好禅位的诏书。总不能让他即兴发挥吧,万一演砸了可怎么办呢?小皇帝柴宗训还是个孩子,很难要求他出口成章。就在这样万分紧急的重要关头,翰林学士陶榖站了出来,不紧不慢地从袖子里面,拿出来一封“禅位诏书”,替赵匡胤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都和我一样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陶榖是什么人?他是什么时候知道赵匡胤会兵变,又是什么时候写的这份诏书呢?第一种解释当然也可以很积极正面,甚至还可以温情脉脉。小皇帝柴宗训早就感觉到自己不行,早就想好了要禅位给赵匡胤,所以才提前让陶榖写好诏书,以免到时候来不及准备。陶榖身为翰林学士承旨,本来也就有替皇帝写诏书的职责。不过这种解释存在一个漏洞,皇帝既然自己想禅位,为什么不早点儿主动宣布,非要等到人家带兵逼进皇宫?另外,既然他已经决定禅位,为什么不把诏书留在身边,到时候自己亲手交出来,不是会显得更有诚意吗?第二种解释也可以比较玄幻。陶榖早就猜出来,甚至可能是算出来,赵匡胤早晚会进宫当皇帝,所以私底下早做准备,以便为自己争取荣宠。这也不是我信口乱说,根据记载,陶榖本来就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话说当年,辽国的耶律德光出兵灭了后晋,想把大才子陶榖带回去做官,陶榖不情不愿,一路上总想着逃跑,这倒不是因为什么民族大义,而是陶榖看透了天命,算出来耶律德光不久于人世,辽国也会陷入分裂,去那里实在捞不到油水。后来的事实正如他所料,耶律德光死在了河北栾城。耶律德光曾深度介入中原王朝更替,扶植后晋石敬瑭做“儿皇帝”。第三种解释可能就有点儿阴谋论了。这个陶榖,可能本来就是赵匡胤的同伙儿。他藏在袖子里的那份诏书,不是出于柴宗训的授权,而是来自赵匡胤的密旨。当然按照赵匡胤的本意,还是让他把诏书交给小皇帝,然后由小皇帝亲手交出来的。陶榖之所以自己拿出来,一来可能是自己疏忽了,或者实在事发突然,没来得及交给小皇帝,不过既然扯到阴谋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猜测,他是故意要在所有大臣面前,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大功劳,以便为日后捞取政治资本。如果要问我个人的意见,其实我是比较中庸的,比较支持第二种猜测。陶榖袖子里的那份诏书,不是出于柴宗训的授权,也不是出于赵匡胤的指示,而是他自己政治投机的表现。当然,陶榖之所以能未卜先知,投机之所以有中标的可能,也是因为赵匡胤之前的种种表现,已经让大家看出了他的“司马昭之心”。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民间早就有人做出预言,“大军出城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老百姓怎么会有这样的预言?我觉得说白了,就是赵匡胤的策划团队,利用民间的传言,测试相关当事人的反应。结果怎么样呢,满朝大臣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止赵匡胤带兵出城的。书上说,宰相范质听到陈桥兵变的消息,曾经后悔不已地说:“仓促遣将,吾辈之罪也。”说实话我是没办法相信,“策点检为天子”的口号已经传遍京城,当朝的宰相竟然没有一点儿耳闻。如果真像书上说的,独有“内廷宴然不知”,那也不是说当朝的宰相不知,只是文武百官瞒着小皇帝一个人罢了。范质大概绝不会想到,史书上面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周世宗柴荣去世以后,小娃娃柴宗训做了天子,赵匡胤掌管着殿前禁军。这时候有一个人叫郑起,担任殿中侍御史,他看出赵匡胤有造反的苗头,特意给范质写信提醒,结果范质完全不当一回事儿。更有甚者,当初周世宗柴荣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就有个叫杨徽之的人向柴荣进言,说不能让赵匡胤掌管禁军,结果柴荣也完全没当回事儿。或许是柴荣刚罢免了一个都点检张永德,不想很快又罢免另一个吧。柴荣没有收拾赵匡胤,赵匡胤并不感谢他仁厚,反而只觉得自己命大,甚至为了宣传自己是天命所归,不惜污蔑柴荣有点儿残暴。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到处对人家说:当年柴荣心胸狭窄,看哪个将军“方面大耳”有帝王之相,就会想办法把他除掉。不过他杀了那么多人,还是没挡住我当皇帝。综合上面的论据,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绝不可能是手下人的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谋划,不但赵匡胤对这一切心知肚明,而且就连朝中的宰臣,应该说也不可能一无所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根本就是文臣武将,联合起来表演的一出文明大戏,如果这里还有吃瓜的观众,恐怕也只是小皇帝一个了。任何人在事后假装惊讶,不管是后周的宰相,还是赵匡胤自己,都只是为了推卸责任,给自己留一个美好的名声罢了。后来范质去世的时候,赵光义曾说过一句公道话:这个老头儿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欠世宗(柴荣))一死”,这已经是相当明显地告诉后人,范质并不是一个忠臣。当然,宰相范质也可以解释,他之所以“仓促遣将”,就是为了调虎离山,只要让赵匡胤离开京城,然后就可以“徐徐图之”。与范质相比,袖子里藏着“禅位诏书”的陶榖,就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了。最后我们再说回到陶榖,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赵匡胤后来是怎么对待他的呢?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对陶榖当天的表演并不太满意,因为如果太满意的话,就相当于承认了自己的“司马昭之心”。不过,陶榖这个人确实有才华,赵匡胤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涉及到典章制度,都要听取陶榖的意见。赵匡胤对陶榖,一方面爱其才,另一方面却不厚其位。陶榖自以为立了大功,一直奢望着能爬上宰相的位置。后来看赵匡胤一直没有动静,还找了几个朋友去赵匡胤面前疯狂暗示,说陶榖这个人旧在翰林,帮皇上出谋划策,替皇上草拟圣旨,实在是功劳不小啊!谁知道赵匡胤却幽幽地回了一句:“他们这些搞文字工作的,不过就是翻翻古书,从里面找一些名言警句,然后进行二次加工,好像就成了自己的原创。真要认真论起来的话,哪有什么真正的智慧,哪有他们自己的功劳呀?”陶榖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赵匡胤的重用,也没有实现当宰相的理想。这大概也真是他有才无德应有的下场。你对陶榖当年的做法有什么评价,你对赵匡胤政变有什么了解,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我是“文胜则史”,喜欢我,就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