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和”之美?
作为一种美的形态,“中和”之美类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种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之美。“中和”之美的原始内涵首先源自儒家朴素的自然观。
在儒家的天人观念中,整个自然界是由阴、阳两种互补的元气调和生成的。《易经》中讲到:“一阴一阳谓之道”,自然界是由天和地组成的统一体,天地万物的生息,四时阴阳的变化,都处于一种相互制约又各得其所的自然母体中。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礼记·中庸》中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后儒演绎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都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和”之道。
儒家万物相生、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引入艺术美学观念领域,就生出“中和”之美这一审美观念。
《乐记》用“中和”之美来论及天籁乐音,“大乐与天地同和”,强调了天籁之音与大自然的交融关系。王安石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更具体地讲道:“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盖言性也。大礼,性之中;大乐,性之和。中和之情,通乎神明。”中国古人通过礼乐上的“中和”之制,达到人之喜怒哀乐之情的“中和”之意。
“中和”之美与“中庸”之道是一致的,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统一。《礼记·中庸》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思想贯穿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之中,成为人们为人处世与道德修养的最高准则。行中庸之道,要言行合乎准则,合乎类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正人君子”典范。
宋代程朱理学解“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按照这种解释,“中”就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庸”就是不可移易,安分守常。君子做人处世,要做到中正不偏,乐道守常。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致非分越轨,而能矢志不移。《中庸》引孔子之言:“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和而不流”就是不流俗、不过分,引申为处人能做到和顺与敦和;中立不倚,就是适中、中和的意思,引申为做人不偏激,能恰到好处。
“中和”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有关。孔子的时代,奴隶制社会礼崩乐乱,封建社会的新兴思潮逐步形成。孔子既希望保持旧有奴隶社会礼法制度的一面,又不得不适应新兴的社会潮流,对旧有的礼法制度进行改良。他希望通过施行仁政来构建一个礼让为先的和谐社会。《乐记》中“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这当中的“中和”之美也是在社会理想的构建中被提出来的。
“中和”之美的一些基本特征也正是儒家推崇的人性品质,比如和谐、节制、适中、次序、安定等等。人性的中和有度,要以“仁”为思想感情的核心。而“仁”的重要内涵“克己复礼”,呈现为内外兼修的“温柔敦厚”之态。孔颖达在《正义》中云:“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朱自清在《诗言志辨》解释“温柔敦厚”为“温柔敦厚,是和、是亲,也是节,是敬,也是适,是中。这代表了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儒家重中道,就是继承这种传统思想。”
这种人性的中和之道又与中国的亲缘社会结构相适应,使君臣上下关系“和敬”,长幼辈分关系“和顺”,父子兄弟关系“和亲”。社会伦理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兄弟之间,都不能越轨,要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平衡与和谐。按照“中和”思想的要求,人性的修为要求做到“温良恭俭让”,也就是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这些品质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也合乎人的中庸之美。
茶性通人性。茶道的“中和”之意,就是在对茶性的品赏中,使茶人达乎自然的本性,即善的本性。人与茶的相处,体现了天地万物平衡生长、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和敦厚和敬的人伦观。茶能温润人心,调和性情,清净人欲,而使社会达到仁礼之治。这一茶道美学维度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
作者:唐婉约丨弘益茶道美学研究员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兴趣涉猎中西文化与文学,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