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家饶锋心远地自偏

饶锋身上,有种“心远地自偏”的清冷,再嘈杂的环境,他也淡定从容。琴音一响,瞬间进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近日他到南京参加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现场熙攘,他独奏一曲,潇洒离去,既随和又高冷,相当迷人。

斫琴悟“琴道”

琴音要直抵灵魂能够“洗心”

年12月,饶锋为北京保利秋拍献上4床古琴,分别是“万壑松”、“锦缎”、“易初莲花”和“水云”,全部成交并得到藏家青睐。“古琴给斫琴师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回报,做琴,于我而言更是一种自我修行的过程。”饶锋说。

诸多琴家赞曰:饶锋斫之琴,乃逸品,脱俗不凡。饶锋斫琴,遵循古人对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古为上、朴为尊、稀为贵。有琴友相问:“儒家倡导中庸,道家倡导清虚,斫琴时该如何体现?”答曰:“所谓‘琴者,心也’。为斫琴师者,必远离喧嚣,每日与木为伍、对木冥思,辨别力提升很大,知道该往哪儿使劲。我努力的方向、心里想要的琴音,就是那种直抵灵魂、洗心的声音,这便是我悟出的‘琴道’。”

“斫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每个人对古琴的态度截然不同。遇见良琴,有人惊鸿一瞥,目光炯炯;有人目光游离、神色寡淡。琴音萦耳,有的人瞬间安静下来;有的人依旧左顾右盼,躁动不安。古琴世界、百态无常。”在饶锋看来,斫琴的状态犹如一场修行。他一贯追求“正”“和”的境界。古琴形制上讲究对称,这就是“正”,是“中庸”思想的一种物化表达。古琴面板呈弧形,底板平直,象征天圆地方;古琴一端较高,宛如巍峨的高山,长长的琴弦象征涓涓流水,融合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理念。

斫琴须专注

成就老木涅槃之后千古吟唱

古琴的制作工艺复杂、周期长,分为选材、制作和髹漆等等若干个步骤。就说怎样选材这个环节,就深藏玄妙,不花些时间、下点功夫,根本体会不到。

有斫琴师常常感叹:知音难觅,良材难寻,良琴更难斫。多年与木材同处一室,痴痴对望,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它们的阴阳机理便了然于胸。饶锋斫琴,先要辨老木的阴阳,凭借以下数法综合辨材。

他将“选材六究”的心得与众人分享:一、究质地,桐是桐,杉是杉。二、究尺寸,宜大不宜小,宜厚不宜薄。三、究生材令长(生材令:即树木生长年龄)四、究熟材令长(熟材令:即树木砍下或做成物品的年龄)。五、究木纹,不取水云纹,当取木性条直者。六、究品质,腐朽、霉烂、虫蚀、疤节、木心、边材均不入选。

如何分辨木材的阴阳;(1)原材纵面辨天地(阴阳):原材(园木)辨天地较易,细头(天部即树梢)为阳,粗头(地部即树根)为阴。(2)木材截面辨阴阳:观年轮早晚材,宽松色淡者为阳,紧密色深者为阴。(3)木材两端(两边)辨阴阳A.入水:仰者为阳,覆者为阴。B.水湿:吸水多者为阴,少者为阳。C.吹晾:先干者为阳,后干者为阴。D.日晒片刻,取回室内,两手各按一头试之,温者为阳,凉者为阴。E.叩声:清者为阳,浊者为阴。F.观色:浅者为阳,深者为阴。G.闻气:轻者为阳,重者为阴。H.尝味:淡者为阳,浓者为阴。I.甲按:松者为阳,紧者为阴。

在古琴的制作过程中,髹漆这道工序很重要。有一次,饶锋在瓷碗里机械地搅动着生漆,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随着刷子的不断搅动,生漆的颜色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最后竟然出现了深浅分隔开的一个图案,当他拎起搅拌用的刷子,两滴粘稠的漆液无意间滴在这个生漆成就的图案上,眼前就是活生生的一幅太极图。那一刻,饶锋很兴奋,对自然阴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斫琴,天然的生漆和鹿角霜必不可少。古人选择鹿角作为材料,认为:“鹿鸣之声,悠扬和畅,用于琴上,颇有韵致。”事实也证明,鹿角是最好的灰胎原料。这种物质密度适中,松软相宜,是内含中空的小颗粒,能够把漆吸附起来,极宜于琴的出音。

一床古琴,生漆需要刷二十遍左右,每刷一层都要放到阴房里去干燥。这期间,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就比较苛刻。湿度最好是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温度在二十度以上,但不能超过二十五度。一年中,并没多少时间适合制琴,要看天吃饭。

正所谓“琴为心声”。斫琴,成就老木涅槃之后千古吟唱,是心与手的默契协作。这种协作,有温度、有情怀,甚至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斫琴师,既是劳心者,也是劳力者,怀揣着专注、坚持与期待。

从时尚回归

回到内心景仰已久的传统文化

饶锋生于福州书香之家,童年随父母迁居古城扬州。幼年,沐浴于厚朴家风,得传统文化滋养。青年,子承父业,从事教育工作数年后,转行于服装设计界并成名,创立自己的《MEET》,加盟店遍布全国。中年,灵敏的时尚嗅觉并未妨碍他听从内心的召唤,毅然选择一种回归,回到内心景仰已久的传统文化。

一度归隐,于福建老家的山林中建茅舍数间,朝来暮去,感受山水大美。某一日,醍醐灌顶般顿悟,人生的轨迹由向外求转而向内求。期间,内心涌动着昂扬的情绪,那是一种使命。冥冥中,与古琴邂逅,磁石般被其吸引、欲罢不能。

年,琴音的牵引下,他拜入广陵琴派江苏省传承人刘扬先生门下习琴,不觉中,受广陵琴学熏陶十余年。有人称他“琴迷”,日日弹琴不辍,沉溺于斫琴技艺的摸索与研究,后成立《逸风堂》古琴工作室,所斫琴器逐渐得到业内人士认可。

他甚至赋予自己所斫的琴以人格力量。比如,传世古琴中有一张以“玲珑玉”命名的琴,以其声音及器型玲珑剔透而得名。他打造的“玲珑玉”,以仲尼式为变体,形制圆润秀美,十分可爱,她仿佛一位宫廷贵族女子,通体红袍加身,配以金银装饰,给人雍容华贵之美。“玲珑玉”琴音色铿锵透亮,极具金石之韵。好似一位宋代的锦绣女子,穿越古今,一身罗绣,古韵苍苍。婷婷玉立中有待知音来唤醒“只此青绿”的繁华盛境。

十余年间,古琴已从乏人问津的冷门乐器变为各界热捧的宠儿。饶锋慨叹,生产性保护只是保护传统技艺的方式,只有文化与思想境界的提升才能反思自己的方向。“一张琴带给你的审美,难以言表。听到中正之音,柔和敦厚之音,人心就沉淀了,不再躁动。要传承文化,感染别人,只有古琴是不够的。要用你的视觉和听觉创造出生活美学观,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饶锋希望当代艺术家能由心而生发出“正”、“和”的境界。

他始终有一个观念就是:斫琴师只完成了琴的第一阶段,即赋予了琴生命。“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琴友能赋予琴以灵魂。这才是琴的更高境界和价值所在。”佳琴相伴,清音雅韵,天人合一。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冯秋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