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这本书,是孔子的这个孙子被拘禁后

隔壁老王的儿子李小明,最近很是焦虑。老王风风雨雨几十年,将小破厂经营成了行业的龙头,发型却也从黑森林变成了光明顶。李小明焦虑的原因就来自他爸。作为公司接班人的他,无论走到哪儿,都只能听到别人对他爸的赞扬。从小开始,他爸就一直是他耳朵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老王头顶的光实在是太亮了,相比之下,小明显得非常平庸。李小明很不甘心,可他也没办法。他只期待儿子赵大宝以后能有点出息,这样,他至少能找到一点成就感。其实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儿子孔鲤也有一样的烦恼。我爸爸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儿子的爸爸不如我的爸爸孔子曾经当过仓库管理员,因为手脚麻利数学好,得到了鲁昭公的赏识。公元前年,孔子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鲁昭公为了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器重,就送了他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认为这条锦鲤代表着莫大的荣幸,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孔鲤。孔鲤的字是“伯鱼”,“伯”在古代有“第一的、霸主的”之意思,结合起来,“伯鱼”就是“鲤鱼王”的意思。也许就是天意吧,孔鲤的才能与成就,跟口袋妖怪中鲤鱼王的战斗力一样,平平无奇。孔鲤是孔子的唯一的儿子,孔子对他却没有任何关照,甚至向别人推荐人才的时候,对孔鲤都鲜有提及。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怀疑孔子给孔鲤开小灶补课,甚至找来孔鲤当面质问。孔鲤一肚子委屈,忍不住开始吐起了老爸的槽:对方一听,咧着嘴乐了,说道:这就是“孔鲤过庭”的故事,是《论语》中为数不多的有关孔鲤的记载。“鲤庭”,也因此成为“受教育”的代词。人贵有自知之明,孔鲤早早认清了自己。对于“在学术上超越老爸”这件事,他已经彻底放弃了,他承认自己一生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也就是个“尊礼守法胸襟豁达”了。于是,和文章开头的李小明同学一样,他把寄托放在了孩子身上。孔子是在二十岁时生的孔鲤,孔鲤也希望自己二十岁时有个孩子。一转眼,孔鲤四十好几快五十了,孩子还是没生出来。他的的内心是崩溃的。好消息总是与坏消息相伴。坏消息是孔鲤在五十岁这年,抱着无法将孩子养大成人的遗憾,先孔子一步离世。好消息是孔鲤在五十岁这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孔伋,后来写了本书叫《中庸》。我师祖的徒孙不如我的徒孙我徒孙的师祖不如我的师祖孔伋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七十岁了。又过了三年,孔子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即将抵达终点。这三年,孔子很糟心。前脚刚送走亲儿子孔鲤,转头要埋葬准接班人颜回,还没从这份痛苦中挣扎出来,又传来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被砍成肉酱而死的消息。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孔子身心疲倦,觉察到自己时日无多。临终前,孔子将三岁的孔伋托付给学生曾子,希望曾子能好好教育自己的这个孙子。所以,孔子既是孔伋的爷爷,也是他的师祖。孔伋一生颇有建树,但他感觉,还是无法跟自己的爷爷相比。他看了看自家儿子孔白,感觉他爸孔鲤的那条路似乎也走不通——孔白的脑子跟名字一样白,以后的成就肯定不如自己,更别提超越爷爷了。咋办呢?孔伋的脑子一个急转,如果孩子不行,那么徒弟呢?如果徒弟不行,那么徒弟的徒弟呢?于是,孔伋广收门人,悉心教导,希望能够带出来一个旷世奇才。果然,他的一位门人带出了一个厉害的弟子,这位弟子叫孟轲,有一本叫《孟子》的代表作流传千古。因为孟子是孔伋门人的弟子,所以,孟子也就是子思的徒孙。孔伋从此在儒家的地位就明确了下来:上承孔子,下启孟子,主要发挥的是一个过渡的作用。而发挥这个过渡作用的核心载体,就是一本著名的儒家著作——《中庸》。大招都是憋出来的《中庸》是孔伋的代表著作,中的意思是不偏,庸的意思是不变。所以“中庸”不是“平庸”“低调”“没有棱角”的意思,而是要不偏不倚,平和中正。孔伋撰写《中庸》的缘由,记载于《孔丛子》一书。有一次,不知道是为了旅游还是为了脱单,16岁的孔伋去了宋国。宋国有个叫乐朔的学者,听说闻孔伋来了,便约他一起聊人生谈理想。处于青春期的孔伋非常有个性,说话又硬又直,三言两语就把乐朔得罪透了。盛怒之下,乐朔让自己的门徒一起围攻子思,把他囚禁了起来。这边吵吵闹闹的,被宋国的君主宋后昭公听到了,赶忙去救人,这才让孔伋避免了一场灾祸。也避免了鲁宋两国之间,一起严重的外交事故。而这件事情,让年轻的孔伋开始一番新的思考。人家的脑回路跟咱们就是不一样。人家思考的不是自己为啥被困,也不是应该改掉什么缺点,而是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结果,《中庸》就问世了。谁能想到,一部影响中国人两千年的著作竟是这样被憋出来的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