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中庸25章君子中庸,小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中庸》第2~5章读书心得经典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小人违背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君子的中庸之道,就是时刻保持"致中和"的状态;小人的反中庸之道,就是肆无忌惮、违反"致中和"的原则。孔子说: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世人缺乏它已经很久了!孔子说: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行不通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往往聪明过了头,而愚钝的人常常又理解不够;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不能彰明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良的人往往施行过了头,而不肖的人常常又施行不够。人没有不吃饭的,却很少有人能够品出真正味道的。孔子说:以“致中和”为应用之道,难道真的行不通了吗?读书随笔关键词:中庸、君子与小人、智与愚、贤与不肖、过与不及。什么是中庸,即前文第一章结尾处落笔的最高价值观——“致中和”,即以“致中和”为现实应用准则,以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庸”即“用”,中庸即“以中为用”,也就是“致中和”。孔子的感叹是因为智者与愚者、贤者与不肖者,都是在“执其两端,而不能用中”,因此这世间得中庸之道的君子太少,而多为芸芸众生(小人)。这颇有点《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辩证思想,也就是善恶是相伴随产生的,因此过犹不及。因此无论是智还是愚,无论是贤还是不肖,或者通论来说善或者恶,都应该保持在一定的适度内,使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才能“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才是得中庸之道的君子,这也便是“致中和”的应用。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大学》正心修身章中讲“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是说当“心”没有处于“中和”的状态,而是处于“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的时候,眼睛看了却不会真正见到,耳朵听了却不会真正闻到,嘴巴食了却不会真正味到。这是因为凡人的感官往往体会到的是情绪色彩,例如在喜的情绪时,视的听的食的都是喜的滋味,悲的情绪时便都是悲的滋味,因此事物便失去了“中”的本来面目。因此只有“致中和”才能真正见到、闻到、味到,才能真正得到“真知、真相”。这个“中和”便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状态,只是“致中和”太难了,所以孔子才如此感叹。致中和,以“中”为体,以“和”为用,“致中和”便是达到“体用合一”的境界。这与《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是一个意思,明明德是悟”中之体“,亲民是修”和之用“,止于至善是”体用合一“。当然,这些与佛家的阿罗汉、菩萨、佛的不同境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所用言语不同罢了。只悟“中之体”而不求“和之用”是空道,只求“和之用”而不悟“中之体”是凡夫,“体用合一”的“致中和”才是孔子追求的“中庸大道”。一点读书笔记,与诸君共勉。——心善渊孙老师

读书随笔内容,请秉持同修汇提倡的“启发我者即为我师,使我觉察者即为菩萨”的心态来读,欢迎留言或加入圈子研讨交流,教学相长,但莫执着观点的对错,“发乎情(有观点率性表达),止乎礼(不强求他人接受)”,谢谢。

《中庸》线上读书会及《中庸》研学21天计划正在进行时,欢迎参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