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相传为子思所著。中庸之解,许多大学者做过注解和考释,但是就中庸一书中,中庸之意可以理解为中和,中正。原文: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范围很广,讲究的是个人的修养,是仁礼,是天人合一,并不是所谓的圆滑,附和,和稀泥,中庸是一种待人处事之大道,许多关于中的词语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我们的国家叫中国,中华,同时中原,中心,这些词语无不蕴含着着中庸之意。大学者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讲究的是公正,且随时出现在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之中,我们要运用好这一智慧,学会处世之大道,如果多数人明白中庸之意我想这个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极端的事情发生,一个国家运用好中庸,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和谐,和平,兴旺,一个人学会中庸,那么就会自律,平和,正直。中庸一书位列四书,传世两千多年,倍受推崇,凡是经过时间和大浪淘出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