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常说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中庸传统上理解为度,过犹不及,不走极端。这是由于传统中国是高密度的熟人社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所以做什么都得尽量一碗水端平,照顾到各人的实际情况,寻求的是整个共同体的满意解,而非最优解。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只有把握了各人的诉求已经驱使他们提出这个诉求背后的原因,来综合考虑才能做到尽量让大家都满意。

而“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德行,千百年来不过廖廖数人可以接近或者达到。但国人平常语境中,似乎“中庸”又成了最易获得的品行,人人具备,以至于还要尽量地避开,何以故?

此所谓“中庸”非儒家之“中庸”,实乃一种“折衷主义”罢了。还有人言“中庸”是一种完美主义,倒有点接近但实则似是而非。“中庸”是一种德行,也是儒家所设定的一个人所能达到一种最高人生境界,而不是什么主义,亦不是行事方法和效应。

那何为“中庸”呢?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去看个究竟。《中庸》原文不过三千余字,可配合朱子《中庸章句》一起看。

现仅说下愚看书所获理解之一、二。但限于个人资质,其实并没有实得,只是撷取些章句中的解释便当做自己的理解,其间还有诸多误解之处,还望先进者可以指点,这亦是愚写此小文的用意所在。

一,“中庸”即“恒用中和”

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

其中“中”指“中和”;

“庸”则兼摄两义,1.庸,用也;2.庸,常也,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故《中庸》首章有“不可须臾离也”之语;

则依此可将“中庸”解作“恒用中和”

二,“中”“和”

但这其中的难点还在于“中和”二字的理解。

“中”作为一个普通的词语,并无难理解之处,如人常说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即是。

但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已成为一个哲学概念,如同《老子》中的“道”一样,并不可单纯地用字面意思来理解,欲知其为何物,还应回到文献本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朱子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换言之,“中”在《中庸》中是指天所赋予而人所固有之“性”。

何为性呢?

1.“性”指先天具有,使人得以成为人的特质,故《中庸》第一句即为:“天命之谓性”;2.“性”是“情”得以发生的内在依据,故曰“情之未发为性”。

那儒家为何要将人“性”用“中”指称呢?因为儒家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这里不做论证)因为其至善,所以一定无所偏倚,是一种极致状态,之所以用“中”来命名,即是为了强调“性”的这种特征。

现在再来反观“和”,同样回到文献本身。《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上节言未发为性,则已发便是指情,如喜怒哀乐爱恶欲一类,未发之性即是至善,则由至善之性而发的情也应是善的,故称其为“和”,和者,无所乖戾之谓。

人性本善本“中”,其所发之情也应该为善为“和”。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之所发多为恶为戾,这并不是“性”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受制于身体的欲望以及人心后天的被蒙蔽,“中”之性仍在,但所发已不为“和”。因此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来去除人心上的蒙蔽,使其重新恢复“中”的面貌,儒家《中庸》一书即是在讲这种修养复性的方法。

三,再回到“中庸”一词

好了,既然弄明白了“中庸”一词的原始含义,那么当孔子评价一个人中庸的时候,我们也就明白了,他指的实际是:这个人已达到或近乎至境,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心体至善无碍,无有一丝私心蒙蔽,惟有天理流行其间,故其所言所动,无不合乎大道。

又孔子自述其“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便是这种境界的最善描述。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庸》一书中,孔子不止一次感慨“中庸”难以达到,而被孔子认为具有这种品德的人也只有尧、舜、禹、文王、周公、颜渊廖廖几位,亦可见“中庸”的可贵之处。

但所言如何做到,则实在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等同于如何达到儒家所言的圣人之境,儒家所有典籍都是在讲这个问题,略举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也,《中庸》的“致中和”是也,朱子的“居敬穷理”“存天理灭人欲”是也,象山的“发明本心”是也,阳明的“致良知”亦是也。欲学此道者需要自己去择取,然后投诸实践,毕生用功不懈,或可侥幸达至。

首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