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最高最深的思想境界。中庸很难做到,在《中庸》里我们看到孔子一再感慨中庸难,做到中庸难,推行中庸难。但是中庸说难其实又不难,每个人都可以去做,去尝试,去实践。其实中庸之道,中庸的行为和思想就隐藏在我们身边,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君子之道在哪里能看到、能找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
什么是君子之道呢?孔子的定义很有意思,用了三个字“费而隐”,费解而又隐秘,庞大而又细微。所以才有所谓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如果说大,很大,达到难以阐述,难以概括和归纳。如果说小,又小到细致入微点点滴滴。
所以儒家讲中庸,把中庸视为最高境界,道家讲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天地之道,也可以视为根本的君子之道。孔子当年向老子求教,将高妙的道拿出来,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这就是中庸了。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孔子认为,就算是愚昧没有读过书的普通人,就算是文盲,也是可以告诉他们中庸之道的,他们心里也是感觉得到中庸之道的,也是可以教他们如何去实践中庸之道的。但是孔子也说了,中庸的极致,最高深最高妙的部分,就算是圣人,也是难以概括的,也是无法之道的,就算知道,也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儒家讲“有所不知焉”,道家讲“道可道,非常道”,佛家讲“不可说”。
儒家把中庸视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但这个境界究竟是什么,圣人也只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实践,到底是什么,要靠自己领悟,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能最终到达的境界也不一样。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孔子先说了说不清楚,说不清楚,但是可以做出来。就算是愚昧的人,就算是人品有问题的人,就算是每个普通人,都是可以去践行中庸的行为的,都是有中庸的一面的。但是,孔子这里跟前面“与知焉”一样但是了。普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最高最终极的中庸,就算圣人也不一定能做到。
儒家一辈子追求的中庸的最高思想境界很难,因为难,所以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他。注意,中庸不是昏庸,不是懈怠懒政哦。儒家是非常强调努力的,是要求人努力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个交代的。所以作为儒家入门的四书,里面讲了大量的案例和做法,是希望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实践和追求,最终去做到那个圣人也难以做到的中庸的。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世界这么大,人总是有遗憾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就算是不完美,我们也要努力。什么是君子之道呢,君子之道很大,大到天下都无法承载,大到佛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都不能承载这样高妙广大的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很小,小到无法理解。
我们可以把物质分解出分子、原子、质子、中子、量子、还能继续去分解更小的。但君子之道的小,小到我们看不到。因为无法用理论直接概括,所以孔子让我们去在实践中领悟自己认为的中庸,所以中庸一开始就讲了“慎独”,今天我们还是讲慎独,做到慎独,就已经是做到中庸的开始了,看看自己能坚持慎独多久,超过一个月,就很不容易了,因为孔子说了“不能期月守也”。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好吧,说到这里,一葫堂主觉得自己也开始东拉西扯了,把佛家道家都扯进来了。我相信当时孔子给弟子将中庸的时候,弟子们也是一脸懵的。孔子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他看到弟子们一脸懵,就开始引用《诗经》了。
诗经是古代诗歌的总集,内容很丰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当时网红的专辑,古代读书人不会唱几首诗经,是很OUT的,所以孔子引用诗经,说中庸之道就好像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一样,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可以看到中庸的,都是可以发现中庸的,都是可以GET到中庸的。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这里孔子还担心弟子不理解,用了更浅显的方式去讲解,君子之道在哪里呢?最近的君子之道,在我们家里,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就能看到。我们的父母互相迁就,这算是中庸,父母告诉我们不要贪小便宜这是中庸,老板让我们好好认真工作,这也是中庸,甚至网上大量弘扬正能量的文章,也算是中庸,就在我们生活里,离我们很近。低头捡起路边的垃圾,顺手放进垃圾桶,那一刻,心里也是中庸的。
那中庸说小在生活的点滴里,说大又在哪里呢?看大自然。日月有序运行,白昼交替四季轮转,这就是大自然的中庸。生命力弱小的动物繁殖力强,凶残的动物繁殖少,这是世界的中庸。援助弱小,抵抗强大,也是社会的中庸。所以孔子说“造端乎夫妇”和“察乎天地”,让我们去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进而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观察宇宙,和他教导要求我们去做的行为相对照,我们就找到了君子之道,也就找到了中庸之道。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一葫堂主想告诉各位朋友,以上(包括以后)对中庸的解读,是站在职场人的角度来看的,与传统经典解读出入会很大,还请见谅。
以上文字内容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