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圆则无缺,通则不二

机缘所致,近日对圆通一词产生了浓厚兴趣。标题的两句话,加上这一句,身心快然,圆满通达,堪称美妙之极,简直就是享受。

圆通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反应大概是圆通快递吧,快递公司。年5月,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创立,人们更习惯于说快递,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点个赞,这名字取得好!

查询字词,怎么离得开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呢?第七版的《现汉》是这样解释的:(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疑问还是有的,就这么简单吗?怎么可能如此简单?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凡事都能搞得很复杂,特别是如果想复杂的话。

说到圆,还能想到什么呢?圆满?必须的;圆滑?很正常;圆寂?想多了;圆融?有学问,按照词典的解释,圆融就是圆通。至于通,很容易想到通顺、通达或者通畅、通透。会不会想到又圆又通呢?那是管道,赶紧凉快去吧。

网络时代,当然少不了查询百度了,那里的解释比较全面。圆通是一生活用语,“性情圆活,不固执己见。”除此以外,还是佛教用语。“称佛、菩萨达到没有无明、烦恼的障碍,恢复清净本性的境界。”

“没有无明”又是什么意思呢?无明是佛教用语,著名的《心经》中就有“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之语。《现汉》在解释无明火时间接地解释了一下,“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

“愚昧”容易理解,愚昧无知,无知无畏,大智若愚也并非真的愚;“痴”就比较难以理解了,痴心妄想和痴人说梦固然不佳,如醉如痴和如痴如狂倒是可以理解,性痴志凝,苦修痛悟,未必是坏事,甚至就是好事。在涉及到词语的深层含义之时,《现汉》终究是浅显了些,应该查阅佛教文化词典。

本人不明佛理,试着理解一下。无明就是看不清看不透,如同盲人看不到光明,不能见到世间实相。五蕴皆空,六道轮回,苦集灭道,究竟涅槃,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反正是对这些玄奥的佛理没有悟透,于是就会产生无明烦恼。这里的烦恼其意义非常广泛,几乎可以包括一切负面和不良情绪,嫉妒、自私和愚昧、贪婪不必说,傲慢、愤怒和虚荣、厌恶等等,只要是扰乱了身心安宁,不能做到清净平和,那就是烦恼。

佛教中有句名言,“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正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修行觉悟之必要,而人人皆具佛性,只要觉悟了就能断绝烦恼,就能超凡脱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所谓尘埃就是来自于无明,正是因为无明,才有众生受苦和困于轮回。

佛教有圆通之门、圆通宝殿和圆通禅寺等建筑,正是因为观音菩萨的法号之一就是圆通大士。简单地说,圆通就是明慧明白了,开悟开窍了,可以步入菩提之路了。

百度里还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共有四个用法,大致如下:1.通达事理;处事灵活。“弘景为人,圆通谦谨。”“这抚台是个极圆通的人,虽然疑心他,却不肯去盘问他。”“官威莫测,即使无论如何圆通,也难办的。”2.文辞周密畅达。“然骨掣靡密,辞贯圆通,自称极思,无遗力矣。”4.方法论:圆,做人圆润;通,做事通理。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3.佛教语。圆,不偏倚;通,无障碍。谓悟觉法性。《楞严经》:“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看了一些相关介绍,印象深刻的是这两句话,圆则无缺,通则不二;身心快然,圆满通达。姑且不论内容,单就文字表达而言,抑扬顿挫的语感何等优美,汉语神韵的滋味何等地道。

缺点、缺陷、缺失,缺口、缺憾、缺损,等等,查缺补漏的意思就是,查找漏洞,填补空缺。圆则无缺,事实上那只是一种境界,真正的圆圈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无处可寻。

看一下《现汉》对不二法门的解释,佛教用语,“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所谓“处中”,实则就是中庸之道。天下至德,岂是虚言?儒释道三教合流,自有其内在深层的根源。

如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探讨华夏文明之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博大精深和悠远浩博?没错,终究是空洞了些;天人合一与自强不息?农耕文明与祖先崇拜?中庸之道与德治天下?也都正确;半封闭?大一统?无与伦比的延续性?自我中心的独特性?都有道理。

其实最精辟的概括就是一个字——儒,准确地说是三个字,儒释道,或者说儒道佛,感悟品味中国文化,要义就是这三个字。关于修身和儒道佛,本人在国外中文报纸上写过文章,引用几段:

“作为正常的社会人怎么可能逃避现实、逃避思考呢?扪心自问,真正的超凡脱俗、野鹤闲云谈何容易!真正的出道入佛、看破红尘能有几人?当然,人生何其复杂,人性又何其脆弱,在传统文人的人格心理结构中,事实上往往是儒释道兼收并蓄、互补融合的。

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给人的感觉是轻飘高逸,无为而治,羞谈功名利禄,主张消极避世。它很容易被处于生活逆境和失意状态的人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而佛学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无欲,不食人间烟火。禅宗纯为中国佛学,是最初印度佛学的儒学化。在心性修养方面,禅宗在本质上与老庄哲学是一致的,只是禅宗显得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平民化,因而也更加流行。

有人是这样来概括的,志于儒、依于道、老于禅,或者说以儒修身,以道养性,以佛净心。传统文人在年轻时多为单一的儒家,中老年之后则又融入佛道,动辄以居士自称。或积极进取,修齐治平,于奋斗之中博取功名利禄;或消极无为,阿弥陀佛,于归隐之中寄情文学艺术。既没有入世的狂热执着,也没有出世的过分悲观,实现了人生更高层次上的中庸之道。”

蓝天白云,山色溪声,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孔子说,四十不惑,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又说,智者不惑。怎样才算是智者呢?

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圆则无缺,通则不二;身心快然,圆满通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