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依有舍有得,中华文化之逻辑乃是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www.pfzhiliao.com/

导语:中华文明五千年风华,有着无穷之魅力,亦护佑着中华民族从容走到今日。然则,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中华传统文化于人们而言愈来愈远,似乎有些人对其已然知之甚少。实际上,当真正了解了中华文化之主要精神内涵后,人们会发自内心的爱上它。

万物皆有根,中华文化之根在于思维模式,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表现形式皆以传统文化之思维模式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思索后发现,其思维模式为阴阳辩证思维。即凡事有阴阳两面,且两面之间在恰当的时机会发生转化。这种辩证思维贯穿于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每一步,体现在数千年历史典籍中。

一、福祸相依

世间之人皆希望自己福气满满而祸事远离,故产生了很多寓意圆满的成语,比如:万事如意,十全十美,诸事顺遂等。然而,从理性角度讲,这些成语永远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心愿。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运行规则皆体现在正反两面,即福祸共存。

1、正面是福

面对事物时,人们通常先看到的是正面。无论事物本身如何,人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操作实现向正面发展。当然,这里的正面需要从当事者的立场角度来看待,不同之人的立场不同,正面所指亦有不同,恰如那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反面是祸

然而,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并非一概按照当事者的意愿而行。在某些时候,在正面发展的同时亦隐藏着向反面发展的潜在危险。若是不加以注意或者不进行恰当的操作,不排除由福变祸。这背后的逻辑就在于一件事物同时具备福祸两种因素。

二、有舍有得

在中华文化中,有一种思想极为重要,其指导着数千年来国人的行为处事,这种思想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另一方向分析,亦可理解为不走极端。这背后乃是舍得思想逻辑。

1、有得必有舍

于人性而言,人们皆希望自己得到更多,失去更少。然而,天道从来不会如此,它相对公平。在人们得到相应的利益时,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这是亘古以来无数实例验证过的。

比如:当一个人暴饮暴食时,其满足了口腹之欲,却可能失去健康;当一个人每天工作十数小时时,其获得了金钱,却不得不舍弃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因为任何利益的取得都需要付出代价,这代价就是不得不舍弃的时间、金钱,健康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有得必有舍”亦是对不劳而获这四个字的反驳。

2、有舍必有得

同理,当一个人舍弃掉一些东西时,其亦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当然,这个回报未必是立刻见效。然,从长远分析是可以实现的。俗语有云:好人有好报,所言不虚。

一个人平时积德行善时,其可能会失去一些可以衡量的东西,比如金钱、时间,甚至名誉等,也未必会得到当场报答,但是,在将来某个困难境遇时,其可能会在无意识下收到回报。反之亦然。这就是善恶终有报。

三、阴阳调和

世间万事万物除了具有正反两面外,其尚有一重要特点,即平衡性。若是失去平衡,则事物会向极端发展,届时要么极阳,要么极阴。无论极阳还是极阴,均不是一种健康状态。在中华文化中,看中的是阴阳调和,平稳有度。

对于事物的两面性,通常其会进行自身调节,以保持阴阳之间平衡。有时,若是阴阳失衡情况较重,事物自身无法调节时,相应的外部力量亦会发挥平衡作用。故,道家文化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此外,这亦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事物通常有能力且也希望保持平衡状态,无节制的发展对其并不有利,因此,阴阳缺一不可,一方失去效能亦不可。这就如同人体免疫功能,免疫力过强或者偏弱均有害于身体健康。

四、阴阳转化

在中华文化思维逻辑中,阴阳之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变动之中。这变动有时激烈,表现为质变,比如由黑变白;有时舒缓,主要是量变,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阴阳间缓慢的转化。

物极必反,这个词乃是国人思考问题和行为处事之依据,人们皆尽力避开这种极端状态,以免走向反面。从本质上讲,这就是阴阳转化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

保和学士聊典籍总结: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整体上乃是温良之风,为人处世亦以平和稳重为目标,这归功于中华文化中的阴阳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教会了中华儿女以中庸逻辑来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风雨挑战,铸就了中华民族“识时务、知进退、善其身”的大智慧。

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依然有着强烈的生命力,若深度领会并运用得宜,则人生之路会轻松的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