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修习中的智与信什么是真正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617/4640695.html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四个不容易,而第五个做得更难。前三个做到了,但是真正能够笃行,知行合一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智似乎已经确信“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从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阳明先生说,真知必有真行,不能真行,只是未能真知

心学及其他实修实证的“学问”,很多时候考验的都是一个“信”字。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有是什么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四个更多还是在“意识”和“理性”的层面。而阳明先生的“真知”,却是在心的层面。“理性的意识”和“心”之间的间隔,看似一层纸,实隔万重山。

是一层纸,还是万重山的距离,其实是心之信的程度的差异

心的相信,比理性的认为的“对错”更加困难。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就像我们经常难以改变理性知道的一些坏习惯。理与心之间的距离,知行不一之间的间隔,很多时候就是那个就是“信”,理性明白,心未能信。习惯不能改变,心不信,心信了才能启动改变。相信相信的力量。信的表现是无意识评判,而这对信之前的“智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首先考验判断力,是大智慧,其次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真正的大智慧——大智若愚

有人说学佛应该是智信,而不应迷信。心学修习也是如此。信之前的智慧,信之后的智慧。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当做大道理,都是智慧不够的表现。智者不智,“智”与“信”,人生智慧的真正考验。在“信”之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在“信”之后,笃定前行,大智若愚,大巧若讷。就像阿甘或许三多一样的笃定。而这种笃定,有时正是无思之妙,是是真正的“智信”,不是摇摆游艺的“不信”,不是毫无脑筋的迷信,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