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庸之中中庸首章是开启孔

《君学演义》第二氧孔门立学第23回子思中道留脉荆楚②

何为“中庸”?

与“仁”、“义”、“礼”等不同,孔子在《论语》中只有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一句,子思用了一本书来阐述。三国时魏国玄学家何晏《论语集解》谓:“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现代《词典》解释:“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其实这样的解释还是容易让人“不明觉厉”,理解不了的人就将“中庸”贬为“无原则”、“和稀泥”、“耍滑头”。

其实,后世的理解偏离了中庸的本义。理解“中庸”,首先要理解子思“中”的涵义。

子思的“中”,源于曾子的大学之道。曾子《大学》第七章中“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中”与“外”相对,是“内”的意思。而“内”即是事物的本性、本质。

由此观之,子思的“中庸”,即是通过内感、内省、内观、内思,通达人及事物根本的行为。“中庸之道”,就是内求之道,就是内求然后外用之道。

我们来解读《中庸》第一章,这一章为中庸之道的“总论”。

第一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小猪译:上天赋予的叫做本性,遵循本性叫做合道,修身以合道叫做教化。)

这一节阐明了《中庸》全书的三方面内容:人性(天命)是什么样的?中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是什么样的?如何自我修身(修道)并推己及人(教化)?(小猪注:命的本义是“赋予”,不是“命运”的意思。)

第二节: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小猪译:“道”与人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正因如此,君子以真心、诚心为戒,行为小心谨慎,尽管“道”不可以看见不可以听见。不受所见所闻外在表象的影响。越是隐蔽的地方、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现出是否偏离道,所以,君子是真诚的,也是独立的。)

这一节阐明“道”和“人”的三层关系:道“与生俱来,人本具足”;道“无器无形,不可听见,不可看见”;君子通过“慎”、“独”可以体悟到“道”。

第三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小猪译:喜怒哀乐之情未发生时,人的行为不受执念和偏见影响,叫做“中”;喜怒哀乐之情已发生时,人的行为都符合道的节度,叫做“和”。保持“中”,是天下人回归本性的法门;保持“和”,是天下人通向大道的途径。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

这一节阐明“道”之三种应用,使情感内控于自身达致“中”,使情感外交于他人达致“和”,使行为合于天地化育万物。(小猪注:“性”为质,“情”为形;情为性之外在表现。)

对于真正了解孔门学问,《中庸》首章就像一把开启大门的钥匙,特别重要。子贡算是孔子比较亲近的弟子了,但他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关于人性与天道(天命)等少有论及,只是到了晚年精研《周易》》后在《十翼》中才得以论述,而《十翼》后来单传于曾子,曾子又传于子思,而子思在《中庸》中予以全面阐述。因此,《中庸》在儒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扬。

“中庸”是中国人精神的核心密码,直到今天仍在传承应用。

比如现代西方政治中,一般将对某事采取的态度和政策分为:“支持”、“反对”、“中立”三种,三者必居其一。这样的划分是基于各自利益的不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动物生存法则)。

而中国的选项不是“中立”,而是“中庸之道”,是基于正义、仁义、道义原则,即“人道法则”(君子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