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指的是哪四本书是是古代思想的精华

本文系作者最好的人真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所谓四书,就是儒家经典中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最初是没有“四书”这个名字的。这种说法是从南宋才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淳熙,是宋朝的年号,宋朝学者朱熹就在那一年编纂了《四书》。而这四部书,其实作者、年代和篇幅都很不相同。其中,《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据说是孔子的弟子多人编纂而成。《孟子》据说是孟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写成的。而《大学》和《中庸》,原本不是两本独立的书,它们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因为司马迁说过《中庸》是子思所著,才引起了后人的重视。

竹简《论语》和茶文化配图

宋朝学者郑景望曾说,讲述尧舜禹周公孔于之道的书,说得最详尽的要数《礼记》;而《礼记》中,最得孔子真谛的要数《大学》和《中庸》两篇。(郑景望《蒙斋笔谈》)虽然早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有了《中庸说》的著录,但是直到朱熹,才为《大学》写了“章句”,为《论语》和《孟子》写了“集注”,并把这四部书合并为一部,称之为《四书集注》。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儒学的权威教科书。此后,《四书》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试题均出自《四书集注》,于是在儒士们的心目中,《四书》的地位逐渐超越了六经。《论语》《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在学习《大学》和《中庸》文化

《汉书·艺文志》中是这样说《论语》的:《论语》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或者与弟子们交谈时的话,当时弟子们各有记录。《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张曾经向孔子请教“行”。孔子说:“言语要忠信,行为要恭敬。这样,就是在蛮夷之邦也行得通。如果言行不忠信,行为不恭敬,就是在自己的家乡也行不通。”子张出来后,就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服上。可见,在当时,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言论是做笔记的。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把这些记录编纂起来,取名为《论语》。《论语》一书,除了最后几篇《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有可能是后人窜入以外,其余部分大体可信,是孔门相传的宝典,也是表现孔子伟大人格和崇高品德的一部书。

珍稀古籍

由于这部书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日常言行的书,而非专门的学说理论著作,所以,书中孔子谈论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部分就比较多。读完这部书,孔子的人格形象就会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所以梁启超先生说,《论语》的最大价值是教人以人格修养,而人格修养,绝不是靠背诵章句或者考证文章就可以修成的,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将古人的教海变成自己的所得。(《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章太炎先生将孔门学问概括为四个字:“修身治人”。孔子在谈到仁学学说时,也屡言“克己复礼”。

《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书籍图

孔子所说的“克己”,就是章太炎先生所说的“修身”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各种行为语言的评论、对各种事情的处理方法以及孔子对政治观念、教育原则以及中庸、礼仪学说的精妙阐述。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学的又一位大师,他的经历和孔子有些相似。早年学问通达之后,孟子曾经游说齐宣王,但宣王没有任用他。他又到梁国见梁惠王,梁惠王认为他的学说不切实际,也不合时宜。因为当时诸侯混战,各国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而非仁义礼智信之说。秦国用的是法家商鞅,楚、魏用的是兵家吴起,齐国用的是兵家孙子、田忌等。

商鞅雕像

各国之间忙于合纵连横,以能够攻伐者为贤人,而孟子这种讲述尧、舜、禹三代德行的理论显然和时代不合。于是他只好回到家中,和自己的弟子们一起整理儒家典籍,总结孔子学说,写下了《孟子》七篇。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在叙述这段过程时,特意提到了孟子的弟子万章,极有可能万章就是帮助孟子完成此书写作的人。《孟子》一书有如下特色:第一,《孟子》倡导性善说。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和告子有过一番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就像流水,你把它引向东,它就往东流你把它引向西,他就往西流。孟子反驳说:“流水不分东西,难道就没有往上流和往下流的区别吗?

孟子画像

人性之善,就像水具有往下流的内在特点一样如果你拍水使它溅起来,它可以往上流,甚至你也可以引水上山。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这只不过是外力使它这样罢了。人性也是如此。”第二,《孟子》倡导仁义说,反对功利主义。《孟子》一开篇就写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很不尊敬地说:“喂,你这么远跑过来,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东西吗?”孟子说:“大王何必要谈利呢?只淡仁义就够了。如果一个国家,国王问怎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呢?大大问怎么对我的家有利呢?士人和庶人问怎么对我自己有利呢?

孟子和梁惠王

如果上下都求利,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因为把利放在前面,把仁义放在后面,没有得到利就永远不会满足。但是,有仁义的人不会忘掉自己的亲人,也不会把他的君王放到后面。大王只要讲求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谈利呢?”在诸侯相争的战国,孟子的仁义说显然要比那些攻伐理论要超越得多,也难能可贵得多。可惜那些急功近利、满脑子征伐的诸侯是听不懂得,这也是孔子、孟子这些人命中注定的悲哀吧。第三,《孟子》倡导养气说。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公孙丑问孟子:“请问夫子,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回答说:“我能够理解语言,善于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说。

公孙冲和学生

这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你要一直养护,就可以强大到可以充盈天地之间。这种气是和义与道连接在一起的,是从道义中产生的,而不是靠道义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就会泄气所以我对告子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道义,因为他把道义看作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其实道义是一种在内心成长的东西。”孟子又说:“养心没有比寡欲更好的事了。那种高堂大屋,我就是得了志也不会要;那种珍馐满席,侍姿百人,我即使得志也不会要;那种奏乐饮酒、驰骋打猎、随车千乘的生活,我就是得志也不会要。他拥有的都是我不想要的,我拥有的都符合古代的礼制,我为什么要怕他呢?

孟子饮酒绘画

”这种清心寡欲、看重道义、善养浩然之气的养气说,发展了孔子“克修身”的理论,成为后代儒家学说的心学和理学的理论资源。儒家学说中,这种对自身修养的重视,即使在今天仍有可借鉴的意义。当然,孟子在这里说的是自己内心的修养,而不是以道义的名去指责别人。二者的微妙差别,只有有心人才能辨识。第四,《孟子》倡导民本学说。孟子说,民众最尊贵,其次是社稷之神,最后才是君王。得到民众的人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人才能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人才能做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的这种民本理论,是典型的儒家学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学说之一,明确回答了国家从何而来、为何而建的问题。

秦始皇塑像

第五,孟子喜欢和异端邪说进行辩驳。他说自己并非好辩,只是遵守道义,不得已而为。因此,在《孟子》中,还保存了许多其他学派的学说,比如杨朱、许行、宋钘、告子、淳于髡等等,其中有一些学说是别的古籍中所没有的,是研究古代学说的珍贵资料。《大学》和《中庸》《大学》和《中庸》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自从宋朝程颐特别提倡《大学》《中庸》里的思想主张、朱熹将其收入《四书》之后,其重要性逐渐被发现,地位也逐渐升高,大有凌驾于群经之上的趋势。

《四书集注》展示

章太炎先生评价《大学》说,所谓大学,就是平天下之原则。从仁义起,到平天下为止,儒家的一切学问道光尽包括在其中。治国学者,应该知道入学的总汇就在这里。(《章太炎学术史论集》)辰王国维先生评价《中庸》一书时说,《中庸》一书,《史记》中明言为子思所作,所以到了宋代,此书就成为儒学哲学的根底。周敦颐论述太极学说,张载论述太虚学说,程颐、朱熹的理学都把它视作宇宙人生的根本,与《中庸》中的学说没有异议。所以,儒者们都特别尊崇此书,把它和《论语》《孟子》并列。《大学》和《中庸》的篇幅都很短,但历代以来,解释和研究这两篇著作的传疏以及互相辩难的著作却汗牛充栋。

论语水墨画

比如,单单一个“格物致知”就有多种解释。这是因为这两篇著作是儒学的入门书,所以儒生们不得不费力要把它搞清楚。《大学》中的“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千古名句,也是儒者的道德修养以及待人做事的根本。《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中国古代思想方法和治学方法的精华,值得反复吟诵和品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