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上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pf.39.net/bdfyy/bdfal/230105/12890441.html

原文

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释义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拾人牙慧说《论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

这章的主角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有子ming名若,字子有。在整个《论语》当中,孔子所有的弟子出现的时候都是以名或者字而出现,唯有曾参和有若被称为曾子和有子,而“子”在古代是一种尊称,所以有学者呢,就据此认为《论语》是曾子和有子的弟子编纂的。

大家知道在孔子一众学生中,他最器重的是颜回。但是因为颜回早逝,后来他的学说是被曾子传承下去的。

曾子参与编写了《大学》和《孝经》,而曾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子思编写了《中庸》,同时又是孟子的老师。所以我们看出,四书在道统上,其实是一以贯之的。

至于到底是谁编著了《论语》,学术界说法不一,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有子和孔子长得很像,所以在孔子过世之后,大家推举有子为师。所以在孔子的徒子徒孙当中,称呼有若为有子,似乎也有理有据。

但有子到底是长得像孔子,还是思想道德的境界像孔子,后世就不好评论了,只是我们从这一章的阐述中,可以看到有子的思想是符合孔儒家道统的。

这一章的意思不难理解,基本是一道形式逻辑题。前一句是一个充分条件命题,说如果有个人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那么就不大可能顶撞上级。

而一个很少顶撞上级的人却喜欢造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后一句则是个必要条件,说君子做事要抓住根本,只有根本立住了,仁道才会产生。

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恰恰就是仁道的根本。这一正一反都是在告诉我们,整个儒家学说的根本就是孝悌二字。

我们这次在读《论语》的时候啊,其实关键并不在于如何去理解它的字面意思。而在于如何才能把圣人训导践行出来,也就是知行合一。

关于孝悌的话题,我个人也是比较有体会。如果大家细心观察的话,现代社会已经很少出现像古代那种卧冰求鲤、卖身葬父、闻雷泣墓等感天撼地的孝道,甚至可能会发现,现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可能连能够对父母时时刻刻都充满耐心、好好说话的可能都不太多。

这就是孔子说的色难。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在外面对领导、同事、客户供应商,处处都得陪着笑脸,可回到家,就好像要卸下面具一样,对父母、伴侣、孩子自然难得有好脾气。

甚至有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堵了情绪,只能在家人面前发泄。在这样的社会常态面前,再谈孝悌,似乎很是奢侈。

还有人觉得每个月给父母些生活补贴,逢年过节回去看看,父母生病了,医院,自己没有时间陪,能够找个护工,就已经是尽了孝道。

关于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孝,在论语后面的章节当中会有好几章都连续提到,我们到那时再细说。在今天这章里面,我们主要想谈的是为什么孝悌就是为仁之本与?

我的硕士念的是行政管理,我记得读书的时候当老师讲到,过去有一种官员任命的方式是举孝廉。

我就非常的不理解,难道一个人只要做到了孝悌,他就可以当好官,处理好政事吗?

我那时候年轻气盛,甚至会觉得,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时间放到工作和学习上,必然就很难照顾好父母。

所以我非但不认为孝悌这个本立住了,就会万事通达,反而觉得,孝顺父母和建功立业压根没什么关系。

当然了,我在家里对父母是冷漠的,在外面和同事领导相处,自然也不会很融洽。我的一位前任领导有一次在组织生活会上,就对我曾公然顶撞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回想那时,我的确在工作上常常和她有冲突,而这个冲突的根本就是我并不认同她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方式。

那时候每当领导压制我、批评我的时候,我自己非但没有反思,还常常觉得很委屈。总觉得自己好像工作能力很强,得不到重用,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能我在35岁以前的性格就是这样,非常的自以为是。这样的性格当然不仅仅是在职场受挫,客观说,从小到大我都不属于人际关系特别好的那种人,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费尽心思的去讨好别人,可是却没有换来想象中的圆融。

后来机缘巧合,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对孝悌的理念并不那么认同,但是我开始尝试去做。

因为一些原因,我曾经和母亲有着长达四五年的隔阂,在这四五年里,我们长期处在互相指责的情感纠缠当中,后来我尝试去破冰,每当有一些情绪升起的时候,我努力的控制自己。

把孝养父母当做功课来做,后来慢慢的我能够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母女俩之间的那层坚冰似乎在慢慢消融。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恰好,我们换了新的领导。

果然是“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我发现和新领导的相处,也轻松愉快了很多。有一次新领导跟我聊天,无意间说到,“你好像不是大家嘴里说的那个人哎。”我笑了笑,跟领导说:“或许,我的确变了很多。”

当然我的改变还不仅仅是和领导的相处,而且我还持续在改变当中。而正是因为自己在切身体会到学习圣儒之道的巨大好处,这才让我有了动力开始做《心塾》,开始说《论语》。

或许我身上发生的这个小故事,你觉得是个个案。但在这一章的学习当中,我却发现原来这个中的道理,古人早已讲得清楚明白。儒家怎么说的?为什么孝悌真的那么重要?明天我们继续来说。

《拾人牙慧说〈论语〉》

欢迎您和我一起

在搬运知识的过程中

寻孔颜之乐

证天人合一

文稿:心塾宇尘

朗读:赖敏

审稿:弘孝、曾杰

音频制作:金霞

排版:木子乔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