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古今同,世风时时变。
家训平常事,天下第一难。
劝君莫迟疑,每天学一点。
律身还训子,富贵代代传。
三言两语千条家训系列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
1.修道论说
性之谓道,诚者也;修道之谓教,诚之者也。故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①”《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道也者,性也,不可须臾离也,而过焉,不及焉,离也。
表率本性称为人道,就是真诚的人;修养人道称为教化,就是让人真诚。所以说:“由真诚达到明晓,称为本性;由明晓达到真诚,称为教化。”《中庸》为了让人真诚而创作,是修养人道的事情。人道的意思,就是本性,不可须臾片刻离开,而超过了,或者达不到,就是离开了。
是故君子有修道之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②”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修道之功,若是,其无间,诚之也夫!
所以,谦和明理的君子都有修养人道的功夫。“在没有人看得见的地方,要警戒谨慎;在没有人听得到的地方,要惊恐畏惧。”细微的显现,让人真诚,不可掩盖。修养人道的功夫,如果是这样,没有间隙,让人真诚了。
然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③”,道修而性复矣。致中和,则大本立而达道行,知天地之化育矣。
这样以后,“喜悦、愤怒、悲哀、快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称为中正;表露出来但都中正守节,称为和谐。”人道得以修养,而本性得以恢复了。导致达到中正和谐,那么伟大根本得以树立,而通达人道得以畅行,知道高天大地的化生长育了。
非至诚尽性,其孰能与于此哉!是修道之极功也。而世之言修道者,离矣,故特著其说。
没有最高真诚,极尽本性,世人谁能做到这样啊!这是修养人道的极致功夫了。世上言讲修养人道的人,背离了,因此特别著述这个论说。
敬请参阅《王阳明全集》悟真录之一文录四:修道说。作于正德十三年(),阳明先生时年47岁。
注释:
①《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②《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③《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附:〖相由心生〗陈抟《麻衣相神异赋》
富者,自然体厚;
贵者,定是形殊。
富裕的人,自会当然体格丰厚;
高贵的人,一定就是形貌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