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创作故事传统文化发微

子思在十六岁的那年,来到宋国,和宋国一位叫做乐朔的大夫讨论学问之道。

乐朔先从自己读书的经验说起:“《尚书》中只有《尧典》《舜典》等三四篇文告写得很好,之后的《秦誓》《费誓》等等都是模仿尧舜说的话,没什么意思,无法和《尧典》《舜典》相提并论。”

子思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反驳道:“时代不同,理应如此。假如把周公和尧舜的时代相互调换,就是尧舜也会模仿周公写作文告。”

乐朔无法应答,只好岔开话题:“但凡写文稿,目的是要让百姓都能看懂,都能明白,所以好的公文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但是那些文章故意写得深奥难懂,这不是故意自找麻烦吗?”

子思脸色一变:“古书上的记载固然有难读之处,但是对于文字训诂下点功夫也不难理解。古人之所以这样写,就是为了典雅,使文章富有艺术的美感。”子思略一停顿,继续说道:“曾经有个鲁国的乡下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回答他说‘道是传给有智慧的人的,如果不是智者,道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可贵之处’,现在您问的问题怎么和他那么相似呢?”

子思说的很不客气,有点鄙视乐朔的意味。乐朔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但子思是客人,再说自己的年纪比子思大,又是大夫,不好当面发作,于是站起身来一声不吭就走了。

乐朔回去后越想越来气,一个外国年轻人竟然这样无礼,不仅当面教训起自己来,还说自己和乡巴佬一样的见识。于是召集党徒,把他和子思的谈话重复了一遍。党徒们听了纷纷吵嚷着要为乐朔报仇,于是一群人拿着武器浩浩荡荡直奔子思的住所而去。

宋国国君听到后大吃一惊,亲自前去营救子思,乐朔的党徒才退去,解了子思的危难。子思脱困后感叹道:“当年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创作了《周易》;先祖(孔子)在陈、蔡之间受难,创作了《春秋》。我现在被困于宋国,能无所创作吗?”于是写下了四十九篇的名作《中庸》。

这个故事记载在《孔丛子》中,详细记述了《中庸》的创作背景。《孔丛子》的作者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时代相去不远应该是可信的。但是朱熹依据文章的笔法,怀疑《孔丛子》并非原版,而是后人收集遗留下的资料编纂成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庸》版本,只有三十三章,而非四十九章,这个章节的划分正是朱熹划定的。

其实《中庸》在朱熹以前并不是以单行本的方式流通的,而是收集在《礼记》中,是《礼记》的一篇文章。到了宋代,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并对《中庸》特别加以研究、发挥,逐渐形成完整的中庸学术体系,成为往后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中庸也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的行动。

《中庸》的作者子思,姓孔名伋,子思是他的字,他是孔子的孙子,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他师从孔子的学生曾子学习儒家思想,他的学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他在儒学传承过程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子思虽然认为《秦誓》《费誓》都是模仿《尧典》《舜典》,但那是继承传统文化,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情形不得不做,发挥宣传、号召的作用;他以周文王、孔子为例,再创作《中庸》,也是想延续孔子的思想,把儒家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在《中庸》的开头,大量引用了孔子说的话,结尾又以《诗经》来印证,便是这个道理。

儒家文化的传承,在孔子、孟子身上都非常明显,《论语》《孟子》也多次提到,他们都是以传道者自居,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中间的曾子、子思也是如此的想法,子思之所以创作《中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因为个人的意外死亡,使得儒家文化断裂。

子思困于宋,而作《中庸》。这正是子思给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大的鼓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