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个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看完全文,有价值98元的小礼物,等你来领#企业管理培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之前,我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的语录,叫论语?
我们现代人一般都以为“论”和“语”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论,是论断,是结论,是定律。论语的意思是,论断之语。论断什么呢?论断如何做一个君子。
我们现代人说君子和小人,一般相当于是说好人和坏人,在论语的语境里,大部分的君子,说的是上位者,领导者,或者是有志于做领导的人,出仕者。小人是指下位者,庶民,群众,跟随者。所以,论语可以说是领导培养手册,所以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君子不重这句话。
民间说一个人啊,有官样,有气派,一般都是身强体壮。君子不重,则不威,是不是说,瘦弱的人看起来就没有威严?没有威信?不适合做老板?显然不是,我们的马云马总,不仅不重,看起来还像个外星人,但是却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老板之一。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我们大部分人也都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按照这个翻译去参加考试肯定没问题,但是,却很难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说了论语是领导培养手册。
到底什么是重呢?
西汉杨雄的《法言修身篇》里说,或问何如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杨子所说的四重的重,和孔子所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一个意思。重者,敬也。敬什么?敬天地法则。什么叫君子不重?是君子如果对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使命,如果没有敬畏之心,那就没有什么威信、威严科研。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这里说梁襄王不似人君,为啥?因为梁襄王对他这个身份缺乏敬重,缺乏敬畏,因为缺乏敬重,缺乏敬畏,所以行为处事就无所畏惧,草率,轻佻,所以叫望之不似人君,这就是典型的君子不重。
君子重,重的是什么?是你这个身份的使命感。不是你的长相,不是你的权柄,而是你的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人觉得有威信。
我们说一下“威”,做领导的是,君子要让人威的,威是什么?我们现代汉语延续的很好,我们说威信。威,不是要让人怕,而是要让人信赖,依赖,仰仗。因为信赖、依赖、仰仗,才能够跟随。领导说什么,下属都相信,都毫不怀疑地执行,这叫有威信。
做领导的千万不要要想着让人依赖,相信,而不要让人怕。怕,并不会对你的使命和责任有任何帮助,只有相信,依赖,跟随,你才能集众人之力,成就梦想,目标,才能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们说了“君子不重,则不威”,那为啥又说“学则不固”呢?我们再次强调一下,学,不是读书,学者,效也,效仿也。“君子不重,学则不固”,不是说你不庄重,读书就得不到巩固,而是说如果你没有使命感,没有责任感,对于别人,无威,不可依赖,对于自己,效仿师尊,效仿前辈,也不会坚持。什么叫固?固者,坚也。
所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强调的是君子对于自己这个角色的使命、责任、初心要有敬畏。
我们说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继续说“君子,主忠信”。什么叫忠?竭尽全力叫忠,什么叫信?
《白虎通.情性》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叫信。主忠信是什么意思呢?主,是以……为主。是重要的,主要的,君子主忠信,是指君子最重要的德是忠和信,是说君子要竭尽全力,要专一不移。
如果一个领导,能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初心,而且能为自己的使命、初心竭尽全力、坚定不移,那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才会有一批跟随者,才会集众人之力,抵达理想的彼岸。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到这里即便之前不理解,听了也容易理解了。但是,大家对于“君子,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可能会有人说,如果每个人都只和比他强的人交朋友,那还有谁能交到朋友呢?比你强的人不愿意和你交,不及你的,你不愿意交。
会这么想的人其实忽略了前面的那句“君子不重”了,忘了我们说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初心、愿景。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成功的老板,领导,对谁都很谦卑,对谁都是开口老师,闭口请赐教,到处求指导。你觉得这是他虚伪么?不是,是因为他不忘自己的使命,所以才能不断地发现身边的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前几天有个朋友和我说有个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的嘉宾又一个企业破产了。有人把这称为《非你莫属》魔咒。其实不是节目魔咒,是一个创业者,开始忘记自己的角色了,忘记自己的使命了,不是向别人请教成就自己的梦想,而是忘记自己的使命,指导别人的梦想了,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不是每个人都要“无友不如己者”,是“君子,无友不如己者”,是因为,君子,有自己的使命。
说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我们说“过,则勿惮改”。
我们一直在说君子的使命感,君子这个角色是理想中的角色,是致中和的理想状态。你看即便是孔子,也才是到了七十岁,才能够做到“所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绝大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凡夫俗子,即便是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也难免有做得过,或者不及的地方。
我们很多人理解“过则勿惮改”为“犯了错,不要惧怕认错,改正”,我倒是愿意理解成,如果你的责任感,使命感,压的你喘不过气了,让你太累了,难以持续了,那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一些,柔润一些。我们知道,杨过,字改之,韩愈,字退之。过,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犯错犯罪了,是超过标准了。和愈是一个意思。同样,改也是退之的意思。儒家强调中庸之道,如果太累了,记得放松一下自己。
所以,我们再说一下孔子到底说了什么君子之道?到底如何做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已看完全文,等你来给我发私信,领取价值98元的经典企业管理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