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人生絜矩之道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

人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何与人打交道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中提出了絜矩之道。何谓絜矩之道?《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如何与人相处?这里列举了六种关系:上下关系。上,在上位的人,就是上级、上司;下,处于正位的人,也就是下属、下级;恶,讨厌、厌恶。如果你讨厌上级对你的某种不当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你讨厌下属对你的某种不当的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你的上级。在这里,你既是下级,上面还有领导;也是上级,手下还管有人。如果上级对你骄横跋扈,动不动就训斥你,不敢承担责任,有了过失就领到你的身上,这些做法,你肯定心里不舒服,十分讨厌。这时候,当你面对自己的下属的时候,也要站在下属的角度去思考,下属肯定也不喜欢自己用上级对待自己的方法来对待他们。对待下属时,就不要气使颐指,而是态度要和蔼可亲,让下属能够接近你。如果下属对待自己不尊敬,不把你放在眼里,你也不会舒坦;当你面对上级的时候,也要心存尊重,而不是目无尊长。孔子虽然主张尊卑贵贱,但是他认为,双方的付出是对等的,不是单方面的付出。鲁定公曾经向孔子请教君臣相处之道,他问:“君王如何使用臣子?臣子如何侍奉君王?”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王差使臣下要以礼相待,臣下侍奉君王以忠心无欺。也就是说,上级使用下级时要把下级当人看待,以礼相待,下级对待上级时应该服从领导,真心真意去干工作,不要敷衍了事,消极应付。如果上级不把下级当人待,就会出现孟子所说的情况:“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像路人一样;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像仇人一样。前后关系。是指职务交接的顺序,由于工作的变动,一个人调离一个岗位,另一个接替了他的岗位。在交接工作的时候,前者要把工作的内容、职责说清楚,并且把手头正在做的工作也要交代清楚,不要一走了之,觉得以前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了,不与后来的人说清楚。楚国贤相令尹子文曾经三次被提拔为令尹,又三次被罢免了职务,他每次被罢免的时候,不但看洷他有怨恨的颜色,而且每次都把政务向新令尹交代得清清楚楚,孔子称赞他忠于职守。还有的人,自己在任上,为了出成绩,铺摊子,上项目,把后任甚至几任的钱都花光了,留下一个烂摊子。所以,《大学》提倡,如果讨厌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不当的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讨厌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不当的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左右关系。左右是指处在平等地位上的人,也就是平级的关系。平级关系,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相处更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要以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就看不起别人;或者资历比别人老,经验比别人丰富,就欺负新人。如果讨厌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不当的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讨厌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不当的做法,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大学》用如何处理上下、前后、左右人际关系来说明什么是“絜矩之道”。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之道就是自己所讨厌恶什么,就不要把这些强加给别人,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是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絜矩之道,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推己度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絜矩之道说的是做一个管理者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人。絜矩之道就是你以什么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回报你。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学会换位思考,多要站对方角度想想,自己所做的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不伤害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