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
大意是说,“道”非人为,故而道法自然,不可言说,凡可言说,皆不是道之本身。
言外之意,凡是人为之一切,皆会有始有终,而“道”则是无始无终,永无止境。
进一步的说,《中庸》之中提到的“至诚无息”,即“至诚”永无止境,所诠释的,正是天地的法则。
何以见得?
古之圣人图我们继续看《中庸》的原文,即: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在这段话中,所谓“息”,即止息,停息。“征”即征验,显露于外之意。“无疆”即无穷无尽。“见”即显现。“章”即彰,彰明之意。
子思讲“至诚”是永无止境的。
因为永无止境,所以才会保持长久。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