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极力推崇的中庸思想,其实和

在上古时代,中华的先民们是血勇刚强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重义轻利,面对死亡以轻蔑对待之,只为了生命中那最璀璨绽放的一刻,豫让为知己者死,荆轲慷慨直趋虎狼之地,到了秦汉之交,更有田横五百勇士舍生取义。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华夏民族才能在当时竞争激烈的中原大地上崛起,西击羌人,东征夷方,北战鬼方,南征荆蛮,最终将中华的国土从河洛平原区区之地扩展到如今的版图。

可是从唐朝之后,当时的人好像失去了那种慷慨激昂的血气,变得保守怯懦起来,不再积极进取,转为防御态势,得过且过。虽然在经济和文化上达到了当时世界文明的顶峰,可是在军事政治上却是被北方少数民族接连摁到地方进行摩擦,苦苦度日。是何种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也是古今很多中外学者所共同苦苦思考的一个难题。

中华民族不像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不论是北方不过六七百年历史的俄罗斯民族还是西方的一千多年历史的日尔曼诸族,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上的历史已经算是太长太长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国大多已经是国破山河碎,土地上的民族早已经变更了好几次,原先的土著居民不是消融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沦为被欺压奴役的低等阶层,就如同印度的首陀罗和贱民阶层,这既是一种可悲的局面也是无奈。兴衰荣辱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看了太多,许多简单的事情却越来越喜欢用复杂的眼光来看和解读。

这一切的局面除了历史的经历以外,道家的思想也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道家有云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五色虽朗,有时而渝;茂木丰草,有时而落。物有隆杀,不得自若。何解,天地之间的事物规律不过就是发展到了极其鼎盛局面之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了,衰落到极点之后又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正所谓否极泰来,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强汉、盛唐时期的中国人,一直习惯用强力和军事征服来解决问题,匈奴人被征服了,鲜卑人被打得称臣了,柔然人逃跑了,突厥人成了奴仆,在消灭了周边的敌人之后,汉唐达到了强盛的顶点,然而天下依然没有平定,战乱纷争不断。

到了宋朝时期,看到了唐朝在消灭了突厥人之后,反而因为内部的藩镇势力而最终灭亡,宋人印象深刻,于是不再追求强大的武力,也是明白了极则反,盈则亏的道理,极力压制武将的势力和地位,不再追求武力扩张,整个国家、民众统治阶层都变得“中庸”、保守。可惜,宋人却反而因此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整个国家处于文弱不堪的地步,保家卫国的武将不再受人尊重,辛辛苦苦击败了敌人,反而会受到朝廷文官和皇帝的猜忌,于是终于在裹挟着西伯利亚寒风南下的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铁蹄之下灭亡了。其后的朝代统治者也是推崇自己认为的中庸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却并没有真正地明白中庸思想的含义。和道家所理解的“中庸”思想更是相去甚远。

道家认为真正的中庸是要求内心不为外物所感染,时刻有一种客观清醒的认知,不意气用事,不感情左右行动,不喜不悲,能够用最小的行动获取最大的利益,简单言之就是不太主动地挑起事端,但是也绝对地不怕事,遇到事情能够很快地解决,内心自信强大,不为外物所折服,这才是真正的中庸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