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中探求古代君子的修身养性之道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中庸》是我国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中庸》是由孔子嫡孙子思(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所作,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之道的传承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庸》在西汉时被戴圣整理并编入《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中。到了北宋时期,经程颢、程颐的极力推崇,首先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列为同等看待,提高了《中庸》的儒学地位和社会影响。

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与《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编成《四书章句集注》。南宋嘉定五年(年),《四书章句集注》被晋封为“国学”,《四书》的官方地位被正式确立,《中庸》遂正式升格成为儒家经典。

之后,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成为古代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必考书目,其地位也随之不断被抬升,达到了它的至高地位,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即使到了近现代,梁启超、孙中山等先驱也视《中庸》为国宝。时至今日,人们对《中庸》的研究更加深入,其意义不仅为当代中国学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