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中庸至诚无息

中庸至诚无息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公、诚、仁、中、行

1、天道之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故至诚无息。

理解:《易经》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诚-自强不息、大公无私;

2、人道之诚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理解:《四书通贯》把诚诠释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动能,和熊十力《乾坤衍》有相通之处;形而下的理解近似于“实践出真知”的能力;明指代明理;诚明、明诚的迭代、进化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诚明指向于知理、明诚指向于执理;

3、诚之用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理解:习惯,对于理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最高境界;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理解:选择、精力聚焦、持之以恒;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理解:性即理,至则尽,尽则无私;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理解:于理(规则、伦理、道理、目标等)而言,不论直线模式还是曲线模式,达理即可;

4、诚的现实意义

诚信:动宾结构;诚于信,信为理,诚为忠;聚焦、执持不息之意;

诚意:动宾结构;诚于意,意为物,诚为忠;聚焦、执持不息之意;

忠诚:并列结构;忠、诚同意;聚焦、执持不息之意;

诚实:动宾或并列结构:

动宾结构:诚于实,实为理,诚为忠;聚焦、执持不息之意;

并列结构:真实无妄之意;

真诚:并列结构;公而无私之意;

动宾结构之诚是有待的,有待于宾语的定位:比如目标,关键目标要合于理,比如“如好好色”之诚,诚是可贵的,但方向错了;

并列结构之诚贵在无私:孩童之贞贵在不知私;“格局”之人贵在知私而不执私。

5:诚的现实应用

人应对万事万物首先要有自己的理则标准,然后付之以诚,进而事物可成;励志、心灵鸡汤式的内容层出不穷,本质上要么强化“志”,要么强化“诚”,效果千差万别的原因如下:

--”志“彼此未共振:尤其对于没有己志的受众,当时壮心不已,回时心不在焉;

--“诚”精力付出未持续:无视险阻挑战的持续精力投入。

有志者事终成,淡化了诚的作用;立长志、常立志如果润色为立长志、诚励志则就鲜艳多了;

《大学》止定静安虑得的理念应该是关于诚的应用的最好的诠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