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加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经过几千年的考验都得以继承的精神财富,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精髓的认同、肯定和坚守。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自然需要一种文化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理性应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
儒家伦理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化,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诚信理念中的一些重要构成形态,是植根于由封建皇权至上、官僚权力等级和宗族血缘亲疏决定的尊卑贵贱的垂直关系之中的。首信于君主,为忠;次信于家父,为孝;再信于夫妻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为义;对陌生人遵循什么规则,却较少涉及,几近空白。这种由垂直关系决定的特殊信任程度高、普遍信任程度低的诚信结构,与现代诚信观所要求的水平信任的均等性、一致性相悖,难以适应从传统人际交往范围由有限的熟人社会向现代人际交往空间无限的陌生人社会过渡的伦理需求。此外,儒家的立信授信观更多依赖于人格自律,忽略外在制约力量保证,强调德性而轻视规则,把道德培育看作是一种人格的单纯自我修炼活动。这与现代诚信观主张自省与他律、强制性约束与引导性约束有机结合的立信授信结构有较大差距。上述文化历史传统的无形渗透和深层惰性,使我国社会大众诚信理念的现代化更为艰难。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与现代社会完全冲突的,中国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与现代思想根本对立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精华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有机内容。
旅游烹饪学院
酒店陆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