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www.znlvye.com/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为政篇的一段话,孔子报告他从青少年到老年,不同年龄段对学问修养的体悟,以十年为一个阶段。

今天就说说他七十岁时的成就,他说自己,七十的时候可以做到从心所欲,文字意思很好理解,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非常自在,放在古代,什么人能做到从心所欲呢,只有皇帝,并且还只有昏君暴君,像纣王那样的暴君,想干啥就干啥,没有人能约束到他,明君还做不到,因为明君所做所为也要遵从国家的制度,还要听从大臣好的建议,同样不能乱来,乱来一样成为昏君,偶尔想做点出格的事,还要背着那些正直的忠臣,生怕他们知道,就会上疏说皇帝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然后皇帝也会很没面子,心中不痛快,所以连英明的皇帝还做不到从心所欲。

想做到从心所欲已经如此难,并且暴君的从心所欲也是相对的,他对生病和死亡一样没有办法,秦始皇想求长生,一样不能做到。

孔子七十做到从心所欲,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后半句,不逾矩。

能做到前半句需要大福报,像那些暴君,他们的前生一定积累了很大福报,所以才能坐到那个位置上,但是他们不珍惜,把福报糟蹋了,即伤害了别人,也糟蹋了自己。

所以想做到随心所欲,是福报的积累,像那些富豪明星,因为前生积累福报大,这一世有钱有名,和普通百姓相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享受更好的生活,相对于普通人,也做到了相对程度上的随心所欲。

所以说随心所欲是福报积累来的,福报小的普通人,没有钱,也想开豪车,住豪宅,但没钱买,只能去骗去偷了,结果是不但豪车豪宅得不到,还要去坐牢。

上面说了这么多,是在说明想做到从心所欲有多难,并且还只是相对的从心所欲。

下面再说这句话,重点的后半句,不逾矩。

想做到不逾矩就更难了,福报再大也做不到,那是要智慧的成就,英雄可以征服天下,但不能征服自己,像纣王,那么厉害,但他没办法降伏自己的欲望,他一生都在逾矩,没办法降伏自己的贪嗔痴,所以对当时的国家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孔子花了一生时间,才完全做到这两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福德与智慧都达到了圆满,所以他像佛一样,成为了千秋万世的圣人,佛称为两足尊,就是福德和智慧皆具足的意思。

做到这两句话,如此之难,但从字面意思也看不出可贵之处啊,感觉说的很平实,既不像道家说的玄之又玄,又没有佛家的放光动地,大显神通。

儒家本来如此,子不语怪力乱神,所做所说都是如此平实,脚踏实地,平实本身就是最可贵之处,不玩虚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不逾矩的智慧引导下,不但不会作恶,还会让自己从心所欲的为善,从心所欲的为善是快乐的,没有一点勉强,是自发的,自愿的,自乐的,乐此不疲的为善,永不止息,这也是止于至善的境界。

能做到如此则德如天地,像天地一样,永远生生不息,孕育万物,长养万物,有人会问,圣人并不能生育万物啊,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圣人虽不能生育万物,但圣人的言行却可以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达到纯净纯善的境界,引导我们回归至善的本源。

天地孕育我们的身体,圣人的言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这也就是圣人参赞天地之化育的道理,天地虽然能生育万物,也是有缺陷和不足的,比如生出的人,有聪明的,也有笨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圣人的责任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弥补天地的不足,教化普通人,让这些人都能走上正道,回归本然。

所以说圣人的道德像天地一样崇高和厚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