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引人发思的处世哲学,希望你能学到

谓之中庸,莫非就是讨好与得罪之间的不作为?还是大方与吝啬之间的所谓慷慨?亦或是丑陋与美丽之间的平庸?我想这都不是中庸之道的本质内涵,所谓“中”,并非中间、折中,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一种生命与时间的和谐,一种处世之道的智慧。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谓做人与处世之间的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优与劣、和谐与混乱,那么,处世之道也亦如此,有君子就必有小人。

思维本身是一个两面性的东西,中庸的本质应是思维的中庸,就如君子和小人一样,君子并非是绝对的好人,而是思维上达到了中庸的人,并且可以做到与人融洽并能独善其身,而小人也并非是绝对的坏人,这些人正是错用中庸之道而使得思维失衡的人群,他们看似与人为善,实则为了所谓的中庸而失去本我,迷失于大道。

其为中庸,实为平衡、道德、善知,更是天地正气的发扬!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生努力的起点应从了解自我开始,深刻了解到自身的优与劣后,了解别人便成为立于世的诀窍。从自身的优点出发,衡量身边人的优点;从自身缺点出发,学习改变的方法,并用其打磨棱角,便是立于世的守则。

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百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做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带有功利心的接近只会害人害己,当心中怀有“利用”的概念时,人和人之间就再也没有了原本的交好,没有真心的交际是无效的交际,带有隔阂的关系亦是无用的关系。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社会,没有认真坚毅能够“坐住板凳”的品质,很难在长期的人生道路中实现真正的“质变”,而认真的唯一方法就是“思无邪”,奋斗的道路需心无旁骛,停止思考旁人的非议。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立于世最怕“难得聪明”,不是出自真心的“知道”只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当你真的不知道时,“难得糊涂”也不失为好的方法,说一句“还是需要向您请教”也许会带来奇效。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你的身边一定有一种人,他们与人为善、口吐莲花,满是阿谀奉承,在背后却总是无端议论。这种人需要远离,无论在你面前多么的热情,你都很难抓住他的真实想法。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诚信是立身之本,它是前进的试金石,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即使会损失一些利益,也请时刻遵守诚信,日积月累的诚信便是人生道路的“风雨令”,亦是“中庸”中“得”与“失”的至上法则。

从以上的句子中不难发现,孔子思想的精髓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过犹不及”,即一种极致和极差的平衡点,而非中间点。

《论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评价另外两个弟子。孔子说,这两个人,一个太过,另一个不及。子贡又问,过比不及好一些吧?孔子回答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是同一结果的两个不同侧面,过的结果是极端,不及的结果也是极端,那么,只有中庸的平衡才能达到适中的和谐。

中国人传统的中庸思想并非有很多人可以讲出一二来,但它确实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平民百姓的为人和善到国家层面的“和平政策”无一不是中庸思想的产物。孔子能够穿过几千年的时光到达人最本质的处世之道靠的就是中庸的本质——平衡和谐,通过中庸,他能体会出教书育人的真谛,亦能找出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

这些看似是一种道家的无为,实则是对人生的积极应对,是不断平衡内心情绪、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深奥探索,亦是和谐国家关系、人情事物、粮食物资的科学沉思。

说到中庸就不得不说“格”和“度”,“格”是一种规则,“度”是一种限制。

南宋朱熹曾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知观,“格”在此的意思是推究,那么放在中庸之道中即知亦不知,就是可以弄懂的就尽力去弄懂,实在不懂得也不强求,这才是让人性发展的正确方式,才不至于使之走上极端的毁灭道路,也不至于给自己带来无法预知的伤害。

“度”在现代汉语中常译为“所达到的境界”或“应遵循的标准”,即一种“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自我发掘和约束,人人都能够做到“天命”,此不谓中庸平衡,只有能够达到“道”和“教”的才是中庸所赋予的人性本质,“道”即为天性的约束,“教”即为知识的探索、理解,所谓“无道不教”就是中庸之道对那些无法约束自己的“天命”的人的一种惩罚,使之无法获得让自己升华的知识,也就无法立足在生活中,只能慢慢的孤独的死去,此之谓大道之自然。

把中庸放在今天的价值观中看,也会发现农业社会的思想在当今工业社会里是多么的高尚、典雅。

社会的历史在滚滚向前,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慢慢的就会发现在世界连成一个大整体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一个人所对应的不同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那么,中庸之道的高尚、典雅也无疑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此时的中庸之道在一些追名逐利的人身上得到了不良的体现。

他们错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即不得罪,也不融洽”,这就使得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加蒙上了一层昏暗的面纱,使人心慢慢的黑化,最终走上中庸所反对的极端。我们说是那些人错误理解了中庸之道,可回到原来的命题看,思维的中庸本来就是两种人的共同体现,若只有一人可以达到思维的中庸,那么这就是圣人了,可更多的真相本就是人性的两面所组成的中庸,所以,中庸本身是对是错就是人心善恶的最好体现。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我们达不到中庸之道,我们也不是圣人,那么至少我们应该学会辨别是非,明白有“是”即有“非”,不可盲目的否定,亦不可盲目的肯定,这才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正确流向,也是做人的正确方式,更是国家治国理政的正确谋略!

你的喜欢至关重要!喜欢我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