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太俗说:
鲁哀公是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公”中的最后一位,后人将其谥号定为“哀”。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有固定涵义的字,分为三种。
一是称赞性质的:文、武、景、烈、昭、穆等。一是属于批评性质的:炀、历、灵等。第三种是属于同情性质的:哀、怀、愍、悼等。
鲁哀公这个谥号,既含有同情,也含有批判。春秋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礼崩乐坏的程度是越到后来越严重。到了鲁哀公之时,即便是礼乐传统最深厚的鲁国,礼乐文化也已经崩坏得不成样子了。
鲁哀公曾经向孔子咨询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
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在典籍都有记载。这个政治人物存在的话,那么他的治理国家方针政策就会落实,如果这个政治人物去世了的话,那么他的治国之道也就慢慢偃旗息鼓了。
治国方针是好是坏,从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就可以看出来。而树木的是否繁荣昌盛,要取决于土地是否肥沃。土地肥沃,植物也会欣欣向荣,土地贫瘠的话,就会寸草不生。那么治理国家之道,就像大地生长草木是一样的,取决于治国之道是否适宜。
治国之道取决于人,而政治人物重在看其本身是否德行深厚,那么应当如何修道呢?知道了目标如何去落实呢?那就是以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处理好自己的亲属家族朋友等关系。
义,是适宜的意思,做事事事处处恰到好处,那么能得到贤者相助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亲近家族亲人等还有个界限,而尊重贤者也要有所分别与范围。这就是礼制、秩序所产生的原因。
处在低位的人,如果得不到来自上级的首肯和信任,那么他就很难治理好普通百姓。
所以,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是不能不修身的,修正自己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而谈到修身这件事,首先要能把家族、朋友之间的事情处理好,要想处理好自己身边的事情,那一定要清楚明白人性及如何做人的问题。要想完全了解人,那就不能不知道中庸之道了。
那顺序反过来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明白了中庸之道,那么落实其他问题也就是修行了,知道了中庸之道,便知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进退有度。那么处理自己身边亲人朋友这些事情也就水到渠成,这样,我们的行为自然而然合于大道,这便是修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