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崇高理想致中和

原文: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孟像

1、上天赋予事物的本性,顺此本性成长叫做符合自然规律,对于偏离自然规律的行为进行修正,这是教导。教,篆书“教”与甲骨文、金文书写基本一致,是会意字,一手拿棍子在管教孩子做事的样子。

2、道,须臾也离不开(无处不在);若你发现的所谓“道”,我们可以竟然躲开它,那一定不是道。所以,君子对于没见过没听过的事物永远保持警惕、谨慎和戒备的状态。戒,警惕;慎,小心用心对待。恐惧,忧虑担心之意,不等同于害怕。

即便天黑看不见,(道)依然运转,即便很细微,道依然显现。故,君子独处时也保持谨慎的心态。莫,古字是暮。原意是指黄昏太阳落山之后的时段。天黑了,不容易看清事物,故后来引申出没有和不的用法。

3、原文突然转到第3小节,开始讲“中和”,有点突兀。可以推测是原典遗失,后人编排有不妥之处。另外还很可能少了语句。对“中和”的论述,用语模糊,与前文相去甚远。

尽量揣摩原意解读如下——(比如)人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表现,这些情绪又全部集于人体这个大系统。这些情绪各自运行的状态可称为“中”,而它们发生表现出来时却如同击中音乐的节拍一样那么和谐,这些各种情绪在人身上整体自然运行的整体协调状态叫“和”。“中”是天下万物各自自然运行的根本规律,“和”是天下万物各自运行但互相之间也要符合相应自然规律的状态。天下万物的运转,若能始终达到中和的状态,则天地各得其位,万物会自然繁衍成长。

中庸简介

一、中庸开篇第一句,可谓是说尽了这个世界包括人类的根本道理。天地、人、万物怎么来的?为何如此万千种不同?万物又如何生发、成长、成熟以至于灭亡?这里面有五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天命,第二个关键词叫性,第三个关键词是率性,第四个关键词是修道,第五个关键词是教。

天命即天赋,即上天赋予其自由生发成长灭亡的权利,不可被任意剥夺。古字命、令是一字,在这里是应做令。即人有人权,动物、植物甚至非生命体,也有其对应的权利。虽然古代没有直接表述出来人权的概念,但“天令之谓性”其实是涵盖了人权所包括的内容。现代文明以来,多方面原因造成大家不得不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人权的意义。

性即本性,每个人都有天赋之本性,此本性非后天欲望化、物质化的那个我,所以率性不是任性,绝不是听命欲望之我任意妄为,而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去成长和发展。我们现在常说,率真,活出自我的精彩,就是提倡并尊重人的天赋特质去发展,去成就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教导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是要考察对象的本性,还要考察清楚适合他的方向是什么,然后在看到他有所偏离的时候,予以校正。我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是因为园丁就必须按照花草树木的成长规律浇水、施肥、修剪,而绝不能揠苗助长。

仔细理解这个过程,就明白教书育人更是需要非常精心、难度更大的事情,绝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胜任的,老师必须是能够深刻理解大“道”自然的高人能士。

二、道无处不在,天地万物,大到宇宙,小到至微。对于人来说,吃饭穿衣,行走坐卧,随处皆可悟道,只看您是否用心。

三、致中和,则天地万物自然生发。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两部经典,在这里出现了不同的表述,但请注意后面的结果——万物自化与天地位、万物育无疑是一个意思。

致中和,谁来做?谁可以做到?显然是明德君子,若其不在位,也可以出谋划策协助君王。道德经里则明确是侯王,意思是希望侯王是明德君子,也希望他们能做到无为而治。

“中”是天地人万物各自生发成长的规律,即不偏不倚、适度发展,这个适度发展也刚好符合“和”的要求;“和”是天地人万物相互之间保持均衡的客观规律。儒家明确要求,君子体察天地人万物运行的大道,争取做到保持这种“中和”,采取的方式即“修道之谓教”,就是发现有偏离大道的时候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予以纠正。对应现在社会而言,人类发展过度而破坏了环境,就应该进行纠正,这就是环境保护;通过全面监控经济数据,必要时采取国家财政手段进行干预,这叫做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这里我们可以显著看出,儒家积极的有为思想和态度,明确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类是足够有能力的,通过格物致知修身明道的君子有能力修道,有能力维护天地人万物的“中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万物各得其位,生发运化得最完美。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大道永远自然运转,天地万物等一切事物都会在其内在规律的作用下自然生发成长。既然如此,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不干预,这就是无为而治。好比现在我们说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就相信市场有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道)会自动调整经济的各种配置和动态,不必人为干涉。

如此,我们大约可以理解了“致中和”与“无为而治”两者之间的区别。应用到现在社会经济运行方面,“致中和”可以理解为凯恩斯主义,就是宏观调控,但若管控过多甚至想要计划经济就必然人为破坏“中和”,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凯恩斯是上世纪西方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创立了拯救西方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其核心就是宏观调控,也就是儒家说的修道。我想他一定不知道,儒家的“致中和”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思想源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