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义第八讲君子能时,故能久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

#中庸之道#

8.君子能“时”,故能“久”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朱子注曰:“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研读《中庸》第3章,须注意,这个“久”字,本来是个实意动词。《论语·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无“能”字,可断定,“久”本是实意动词作谓语。

《中庸》第3章点出一个“久”字,承接上一章“君子而时中”之“时”。君子能“时”,则能“久”;民众不能“时”,故不能“久”。

《系辞》曰“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乾德之“久”对应于坤德之“大”,应结合“大”来领会“久”。

“大”不同于“多”,大人之学,不在博学多识,唯有“一以贯之”,才能成其“大”。同样,“久”不是通常所谓时间延续意义上的长久,唯有能“时中”,才能“久”。

《中庸》26章以“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起头,承接《中庸》25章最后一句“故时措之宜也”。“时中”与“时措之宜也”同义,从中须体会出“尽精微”这层意思,心上工夫无一息间断,贯通终始先后,才能成其“久”,故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

《系辞》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中庸》所谓“时中”,在《系辞》即是“知几”。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者,极也,如《大学》曰“止于至善”“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中庸》27章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孔子已经点明,“中庸”为德性,且是“至德”,故中庸非折中、取“中”,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德性之至极圆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