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背负着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然后人

许久没有这么顺畅地读完一本书了,只一个上午的时间,《人生海海》。

要去怎么定义这本书呢?一个精美的开头、一个略显中庸的故事、一种鸡汤似的力量。但不可以否认,麦家架构悬疑的功底的确老道。他总能适时地机器人的窥探欲和好奇心。

此外,麦家选取“说书人”的第三视角来揭开一个人的离奇故事,也就是在这种“我说”、“爷爷说”、“保长说”、“林阿姨说的”的多重叙述里使得这个故事丰满了,而且完成了历史背景的延宕,这不得不说是匠心独运。

《人生海海》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吸引人。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背负着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然后“人生海海”。科普一下,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大意是人生象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

故事的主人公叫蒋正南,名字的出场很晚几乎很少。最频繁出现应该就是被批斗、被批判的时候。其余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他被叫成“太监”或“上校”。

当然,他并不是真的“太监”,但他真的做过“上校”,国民党军统的上校。然而,与“上校”这一耀眼的光环比起来,他以后的遭遇更多是一种悲情,一种英雄末路式的悲情。

“太监”和上校,这样的态度里是人生的两种极致。太监是无处寄放的,遭人鄙夷的;上校是高高在上的,令人瞩目的。

然而,更多的人显然更在意前者,他们没有动力去探究上校的风光,却有足够的耐心去窥探与猜疑“太监”的存在。比起村里那些热衷于传言的人的窥私欲,我理解为这是他的无奈人设。

“太监”不是失去男性的能力,而是失去在那个时代立足的身份。绣在他小腹上的那行字不仅为他留下了耻辱的烙印,也让他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所以他早已摒弃了关于人欲的那部分情感,即便是林阿姨在年轻时要求上校吻她时也是那“只有仪式,没有欲望”。

也或许正是他的太过克制与压抑反倒让人更为相信他“太监”的传言。以至于他一直是村子里最格格不入的一个。

我在想,如果没有文革,没有揭发,他是不是就可以将那个秘密保守一生,直至死亡,那么他的余生也终将风平浪静。然而,那个秘密诱人,它勾魂摄魄,只要它存在,它就禁不住人们窥探。

因此,“小瞎子”的出场多少裹挟了更多人的名义。他试图去验明正身,然而“小瞎子”得到了真相,却失去了说出真相的能力。所以秘密还是秘密,主人公依旧可以带着秘密流亡。直到“爷爷”的主动“揭发”!

“爷爷”其实是最见人心的一种存在。他有资历,有经历,也有权威。他像所有人一样在意主人公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太监”身份,却又在主人公遭遇批斗时明大是大非而主动求情;但他最后的出场却将人间最后的一个温暖出口堵上了。

他跑去“揭发”了,以期通过牺牲别人换得自家清誉。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他可以毫无忌惮地去践踏别人的隐私,却无法接受自己所遭受的无端传言。他是那么像每一个人!

最终的残局留给林阿姨来收拾,一个比上校小十多岁,曾做过部队护士的女人。他带回的是一个已经疯癫的上校。当读到‘我’再次看到疯癫的上校时那一段时,我不自觉地想起了一句诗:“不要温柔地走入那个良夜”,但已然无用,那时“上校”像个孩子……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我看到很多人在读完这本书后用了这么一句特别鸡汤的话作为读后感,我不知道真的有这么凌厉的感受么,我真的没有。但我希望,它是有批判的,是人心和人性的,是时代和历史的。

这样一本书,会让你读了之后欲罢不能。刚读来觉得传奇,再读时觉得辛酸,就像一壶烈酒,越品越醇,仿佛书中写就的人生就是自己。

人生海海,我没有看到类似认清生活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的力量,我看到的是人生起起落落里都有故事,就像大海涌来,一浪接着一浪,每一浪里都有述说,都有激荡,但这种述说和激荡始终是相连的!

在这里,我想给那些还没看过《人生海海》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真的值得看一看。

仅需39.9元,也就一顿饭的价格。

就如一位读者所说:“你以为在看消遣读物,其实,你刚刚欣赏了艺术。”

推荐摆渡人生海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