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说是,君子正己而不怨天尤人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中庸》之道,就是生命成长之道。我们经常听闻一句话“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似乎一个人如果不去从私欲的角度出发做事,就是天理不容。而事实上,这句话真正的内涵是: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不汲汲追寻成长之道,不对自己的个人成长负起全责,是对生命最大的辜负,这是不符合天理的。《中庸》的开篇,就提醒了我们:天地把我们生养出来,赋予了我们最高贵的本性,依循这种本性而生活,就是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这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一篇,即将讲述的是《中庸》第十四章,这章的核心就是儒家“为[wéi]己”之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有既定的“先天条件”,比如说,出生在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文化系统里,在什么时代、什么家庭里出生,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个人的外在容貌、内在资质如何,这些条件会给与我们生命一个“基准成长环境”,而后所有的成长性,皆以自己的“后天意志”作为主导。如何看待先天,如何长养后天,是每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命运观”的核心部分。

《中庸》这一章与上面阐述的内容相关。我们可以借助古代儒家圣人的视见,去对自己的“心智系统”、“精神系统”作对照,从里面去拿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成长资源。我们先讲原文,按照叙述逻辑,拆分下节奏,然后进行逐句讲解: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身”。

我们从这章节里提出几个问题,去发散我们的思维:什么叫做“素其位而行”?“位”是什么位?必须安住在这个“位”里吗?能否改变改变这个“位”?“不愿乎其外”的意思是什么?究竟什么是“外”?这种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还是要站在时代立场要消减下再认同?如果认同这些,怎么操作才能到达子思子所说的“无入不可自得”?什么叫做“正己”?什么叫做“居易以俟命”?居的是什么“易”?俟的又是什么“命”呢?“小人”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为什么喜欢“行险”?“冒点险”真的需要严格禁止吗?是从哪个语境下说的这话?究竟是在表达什么呢?为什么说“小人”行险,是带有侥幸心理?然后孔子说的“射箭就好似君子之道”,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进入今天的经文讲解里吧。

从个体生命成长而言,“君子”是一个致力于成长并拿到一定“成长度”的人的姑且称谓。这样的人,如何活在生活之中?对于既定的“先天条件”他们是安然接受的,因为这是“上天安排的”,已经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他安心从当下的“因缘处境”出发去成长自己。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只要他奉行生命成长之道(中庸之道),就是“素其位而行道”。“素”就“安住当下”、“如其所是”。“位”就是当下的“因缘处境”。从当下的“因缘处境出发”去行,行什么?行中庸之道,对自己的个体成长负责,对自己对社会的正向影响去负责,努力“自我成长,惠己及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好似被宇宙(上天)“随机抛掷”,先天赋予了我们一些硬性条件,但是,这些硬性条件只能决定一个起点,但是无法决定我们的终点。这一辈子如何去“活”,你拥有自主的意志,能决定一部分你生命的走向。就好似我们前面文章里提过的颜回、子路,都是榜样。

拿颜回来说,他颜回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家庭里,难道他就不“进德修业”了吗?难道就不对自己“个体生命成长”负责了吗?相反的是,颜回的成长之心如此强烈,也成长得非常快,三十多岁就已经完成生命的极致升华,成为儒家的“四圣人之一”,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好学进乎智”的典范。此处留心,他是已经“进入”了大智慧,而不是孔子鼓励世人好好求学“好学近乎智”里:一个有好学心并努力学习的人,“接近于智慧”。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