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么是静?甚么是心?甚么是诚之心?昔人以为“不动者为静,动者为心。”那心和性是一照旧二呢?不动便是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当中,性还没变为情的时分,没动心便是性的形态,动了就变为心了,变为心便是后天的形态了,便是形而下的形态。
有人说我明心见性,见到心的本质了,你可是见到的无明形态,你说你固执的形态便是无明的形态。由于惟有见到心肠空的形态,心肠空掉,才力打破无明,不然照旧在无明内部,诚则明,明则诚,这两句很不好懂得。
有的人常常读佛经,不过念了好几十年了还没开悟,是由于你还没有入悟境,要从诚到明,从明到诚,还没有这个流程。佛说法是在你心内说法,没有在外表说法,以是读经得开悟,不开悟不可。读《金刚经》就要参,读一句参一句,读不懂就虔敬的拜,读通了为止,若是不参,《金刚经》的事理那边会浮现呢。当你读的和你的情绪真实响应,自但是然出来无穷的意,开悟的时分,喜极而泣,真实经里的义理是真获得了。
中和的工夫,自诚就明,自明就诚,要看你是走见修的道路,照旧顿悟的道路,这两个是不同样的。
竹帛举荐刘宏毅教师编著《“四维国粹”中华突出保守文明典范套装全集》
倘有需求,请长按下图,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