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九言真经,受用终生红尘禅缘

《菜根谭》出自明朝,在浩如烟海的国学思潮中几经沉浮,经历了深入民心到时隐时现甚至几乎失传。

《菜根谭》以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中庸思想、道家无为思想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

《菜根谭》有这么一句话: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

人的一生有限,光阴也十分有限,我们都无法预料什么时候我们会被带离这个世界,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为何我们总是在虚度光阴呢?我们都曾年轻过,我们也有过梦想,但是梦想如今又在何方,是不是早已被我们埋在心底?

梦想再多,能力再大,万事一拖再拖,最终都以不了了之收尾,你的人生怎不坎坷。

我们总以为还有明天,世上一半的悲剧都是因为有“明天”。以为还有“明天”,还有“以后”,还有“将来”,却忘了“明天”、“以后”、“将来”包含的不止是希望和机会,还有灾祸与风险。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每一次转身,都可能成为这辈子最后的身影。

“今日事,今日毕。”是这世上最精髓的至理名言。

话人人都懂,但人人都把这句话只放着了耳朵里,没放在心里。或许你能在“明天”有一番作为;或许你能在“以后”出人头地,但前提条件是,你要拥有“明天”。如果你活不到“明天”呢?抑或“明天”根本是个鬼门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懒惰才是阻碍你成功的致命伤希望你事不拖。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菜根谭》: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周易与菜根谭说的都是一个道理:祸从口出,独处守心,群处守口;方为人生大智慧也。

还记得三国时期的才子杨修吗?

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

杨修一生有才,快人三十里,没想到却在“鸡肋事件”中逞口舌之快,扰乱军心,招来杀身之祸。

言语是修身重要的功夫。其实修身的根本是什么?修这一颗心。《朱子治家格言》每句都是修心,“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是存什么心呢?存谨慎的心,调伏浮躁的心,浮躁才会多言。再来,提起仁慈的心,他言语就懂得避讳、懂得不要伤害人、不要苛刻。

三字足以叫你处事之方圆:话勿多

《菜根谭》里说道,“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并不是在于语言多么优美,文笔多么潇洒,只在于他把握的刚刚好;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做人不一定我们需要争名夺利做到极致,活出自然的本性就好。

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我们很自信但是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会做出逾越的事情,无法控制结局,结果带来了悲剧。

回归自然就是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东周列国志》:“单说处女不知名姓,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不由师傅,自然工于击刺。”

说的就是:你是他父亲,他自然听你的;你去请他,他自然会来。

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条件,自然也不能不讲条件;写文章要注意表达形式,自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容

当你厌倦了人世的纷争;当你在人生的路口徬徨,为无从选择苦恼时;当你被友人及同事误解而心生疑惑。

对生命失去信心时;当你因挫折而心灰意冷时;当你失恋、离异、遭遇生老病死、看惯人世的分分合合时,还犹豫什么呢?

把所有的负担暂时放下,打碎所有的坏心情,然后收拾一下简单的背包,背起行囊,出发吧!去到自然中,释放心情;去到自然的怀抱里,安抚那颗疲惫的心。

人要归自然:重新找回那个原始的真我,找回那颗平常心,从此卸下思想的背负,坦然地面对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