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大学》第5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大学》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上承三纲领,朱子以明德为本,以新民为末。“事有终始”下启八条目。“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八条目从“格物致和”过渡到“治国平天下”,正体现出修学工夫之先后次第。
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指出:“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故《大学》三纲领区分内外本末而又实现本末一贯,唯如此,此“学”才能实现致广大。
同理,《大学》八条目虽区分先后终始,但又贯通终始,唯如此,此“学”才能入于精微。
《大学》曰“事有终始”,《中庸》言“诚者物之终始”,《尚书》《周易》等儒家经典均是把“终”置于“始”前,说“终始”而不说“始终”,终始之义,大矣哉!
朱子曰:“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朱子把“本”“末”分别与“始”“终”相对应,把“终始”等同于“先后”,没有领会“终始”之微言大义。
通常说“万事开头难”,“始”作为开端,乃是“终则有始”,故“始”为“本”,如《礼记·经解》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个“终”作为集大成,乃是“原始反终”,故“终”也是“本”。
《大学》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君子为学,知八条目之先后次第,只是“近于道”。唯有把八条目前后各环节贯通起来,终、始不贰,才能入于道。
《中庸》不满足于“近道”,《中庸》首章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可须臾离“性”,即是“率性”;“可离非道也”,语气决绝。
孔子逝世以后,儒分为八,弟子们对于如何修学以及如何教育弟子产生了分歧。《论语·子张》篇记载了子游与子夏之间的一段争论。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学”有本末,子游主张为学应该专注根本,“抑末也,本之则无”,子游批评子夏教授弟子舍本逐末。而子夏认为,为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须先易后难。“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子夏以“事有终始”来回应子游的批评。
曾子与子游、子夏均是孔子晚年所收弟子,曾子著《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对子游、子夏之言进行权衡折衷。孔子反复强调“学”,“学”为孔门第一义,到底应如何“学”,这正是曾子作《大学》所要阐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