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河南这些中原地区,有一个方言叫做“中”,发音是一声,意思跟“行、好、可以”差不多,是一个肯定语。比如说,一个人相亲结束后,身边的人就会这样问道:“你觉得相的这个人中不中?”如果回答“中”,就是看中了,很喜欢,如果回答“不中”,就是没看中,不喜欢。其实,这个“中”,是超越了喜欢和不喜欢的层次的,是讲究外在合理、内在和谐、内外和美的。这个“中”,实际上来源于中华道统,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被称为中华道统十六字心法。其实,群经之首的易经是讲“中”的,道家也讲“中”,儒家也讲“中”,医家也讲“中”,诸子百家讲来讲去,有道者都不离“中”。比如说,《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庸》第一章: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黄帝内经》处处不离中道,在于扶正祛邪,恢复生命本来秩序。关于中华道统的传承,上古之时,道在帝王,中华道统是由尧舜禹这样的有道王者传承的。中古之时,道在师儒,中华道统是由周公、老子、孔子这样的有德圣人传承的。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言必称尧舜,口必言文武,原因就在于儒家人传承的就是中华道统的十六字心法,简化成一个字就是“中”。这就是为什么《中庸》《大学》单列出来,跟《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是儒家思想的根脉所在。最近,重读《中庸》,感觉洋洋洒洒三十三章,又是文言文,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本着把书读精、读薄、读透的原则,我认真进行了归纳整理,可以大体分为:什么是中和、如何得中和、如何行中和三个部分,得中和和行中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功夫。1.什么是中和?文中打了一个比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人都有喜怒哀乐这些七情六欲,如果不为这些七情六欲所迷惑、所动摇、所左右,就是中的状态,这跟仙佛境界似的,是反虚合道了。如果七情六欲控制不住,但是有节制、有规矩、合理化地发泄出来、释放出来,就是和的状态,这是圣贤的境界,人就可以称之为人,不是衣冠禽兽。所以致中和,是儒家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在大道不彰、世风日下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发出了“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的感慨。综上所述,中和不是说达到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就行了,而是一种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至高追求。所以说,中庸,不是平庸,而是非凡。批评中庸者,都是不懂中庸者,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而去盲目批评传统文化的,对于这个问题,曾仕强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老祖宗说得没有错,是人们理解错了。2.如何得中和?这里用了一个“得”字,是想表达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付诸实践的意思,主要是理解中和的这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掌握致中和的这个方法论。怎么得中和,有这么几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个是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其实这两种人都是犯了同样一种错误,没有真正地去坚持践行。根据上述我对中和的理解,这里的过之和不及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做过了头和做不到,而是前者自以为是,后者妄自菲薄,都没有真正的去坚持践行。这个跟第七章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是相呼应的。其实,很多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都没有真正去落实,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所以紧接着在第八章,孔子又在夸他心爱的弟子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对于那些不相信道的妄自菲薄者,第十三章有引用孔子的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核心还是那句话,人人可以得道,关键是去践行。一个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就是在践行过程中,要有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水滴石穿的功夫。这个非常好理解,但是真正做起了难,人都有惰性,所以古往今来,圣人屈指可数。《中庸》二十二章给开出了一个药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一个是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得中和,“诚”是最重要的。好几章都在讲诚的重要性,比如诚则明矣、不诚无物,而最为经典的就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诚”的境界很高,根器锐利的人,可以自“诚”而明,就像开悟一样,智慧通达无碍。根器一般的人,通过自明而“诚”,也就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教学,也可以补足后天之缺失达到先天圆满之境界,但是必须做到一门深入、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一通百通。为学为道,博而不精是大忌,切记切记。“诚”的胸怀很大,在于成己成物,也就是要达己达人、兼济天下。有这样的慈悲喜舍之心,才能止于至善。3.如何行中和?这里的行,实际上就是《大学》里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中和之念、致中和之法,实现儒家的经世致用之道。修身方面,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和而不流、明哲保身、居上不骄、为下不卑,等等。齐家方面,人也,亲亲为大。孔子盛赞了文武先王祭祀宗庙的事情,弘扬的是孝道。治国平天下方面,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部分内容各位读者可以自行阅读,在这里不再详细累述了。总之,《中庸》是对中华道统十六字心法的继承和发扬,核心在于一个“中”字,而得“中”、行“中”,从根本上来讲,还得从心上着手、从诚上着力,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突破的过程,所以,#独有的中国味道#真正的中庸,不是平庸,而是非凡,可达至诚如神之境界,成为人中圣贤。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去体悟、实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希望各位读者都能行动起来,一起寻获自己的大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