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中庸》是儒家的经典,他提出了“中”和“庸”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中”呢?它的含义是恰到好处,既不太过,又无不及。这里的“恰到好处”含有时间因素也含有空间因素。比方一件事,你现在做是恰到好处的,而过了一段日子,因为时间的变化,可能导致内外部因素起了变化,而你再去做时,就不是恰到好处了。同样,因为空间环境的改变,在两个不同地方做同一件事也不能做到都是恰到好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时,心理活动就无所谓太过或者不及,而是一种恰到好处,是“中”。而当情感发生时,又都合时宜、没有太过或者不及,这是合乎“中”的“和”。“中”是最根本的标准,“和”是天下人共通的大道。在这里又提出了“和”,“和”是调和不同而达到和谐统一,“和事”“和平”的和都是在调和异同,以求得相对平衡。“和”在调和不同,但与“同”不一样,“同”和“异”不相容,“和”是同时容纳“异”和“同”,没有“异”就不需要“和”了。在这里,“和”是一种手段,以达到“中”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多少异同放在一起才能“和”呢?这肯定需要各种异同都有一定的比例,太过或太少都不行。比如“和平”,就需要各方都有妥协,如果一方的把利益全占了,而另一方一味妥协,那就不叫和平,那是投降。这个适当的比例就是“中”,在这里,“中”的作用是达到“和”。由上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与“和”是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不能相互独立,合在一起就是《中庸》的“中”。那什么又是“庸”呢?《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意思是上天所予以我们的本能叫作性,就是天性,按照这天性去做事就是正道,先做好自己的修为再去教育别人叫做教化。正道是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能离开的就不是正道。这里的天性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普通和平常的,这份普通和平常就是“庸”。正因为普通而平常,反而更为重要,没有人能没有它。比如阳光和空气,最最普通平常不过了,没有人会在意到它们,但它们又是最最重要的,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们。“中”“庸”合在一起就是恰到好处普通平常,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中庸这个道理是极好的,可是民众很少能明白并按这个道理去做。孔子又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意思是中庸的大道难以在天下通行,我是知道原因的:聪敏能干的人往往做过了,愚笨无才的人却又力不能及。知道了难以做到的原因,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化,教的作用就是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在做的事做完整。比如过了,就纠正回来,不及就再帮助他努一把力。教的目的是使人觉悟,这个觉悟就是“明”和“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者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以自己的诚心去明白道理,就是自性光明的人,是圣人了;自己因明白道理而产生诚心,那是教化成功,也是圣人了。有诚心,就能明白道理,懂了道理也就有了悟道的诚心。《中庸》里还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意思是有诚心的人自然能成功悟道,而引导自己到正道上来,而在“成己”的同时,一定还要“成人”,不管“成人”,也就不能“成己”。只有怀着最大的诚心,才能完整的发展与生俱来的天赋本性,才可以明了众人及万物的天赋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中庸之道。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比如带孩子学习,孩子总是贪玩且闹的,有不如意时就想骂,总是骂轻了不起作用,骂重了伤了孩子,很难把握这个度。这就是没有做到中庸,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想明白怎样才是骂的恰到好处,即教育了孩子又不伤害孩子,也是说没有“明”。没有“明”的原因是“诚”不够,没有诚心诚意的去理解孩子,去探究孩子成长自然规律,也没有诚心去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正是“诚”的不够,造成了不能“明”,才使得我们偏离了中庸之道。以“诚”探知“明”,“明”后心自“诚”,方能行中庸之大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