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文本,再跳出文本七则与二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xuexily.com/npxxc/ShowNew.asp?page=41

沉浸文本,再跳出文本!

——《七则》与《二章》重点、难点梳理

(高三第二册教材第五单元

   

《七则》和《二章》是第五单元“浩然正气”主题统摄下的重要讲读课文,编者的意图就是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能够从古代先贤的言行举止中,感悟、领会和学习他们的浩然正气与高贵品格。

   同学们知道,《论语》、《孟子》皆为儒家典范之作,“孔孟”齐名,分别有“圣人”与“亚圣”之称,可见,他们在思想、人格与文学成就上的崇高地位和卓而不凡。

   对《七则》和《二章》的学习,要领悟、打通二者在仁义见解、观念上的“本源”与“发展”上的承继、脉络与关联。

   A、《七则》

   一、整体概说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记录儒家学派基本思想,也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经典书。

   而本文就节选自《论语》,从内容上看主要阐述了守“仁”、“安贫乐道”等儒家基本思想,是理解孔子及儒家学派的重要“通道”和凭依。

   从文言翻译角度来看,本文有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因此从字、词、句入手,掌握和积累应知晓的文言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学习的重点是正确认识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涵,深入理解儒家传统思想的精髓,了解和感受孔子的快乐观、富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体会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同时,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实词和虚词及其用法。

   对“仁”的内涵解读,特别是对孔子言论中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观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的把握,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文义梳理

   “修己以安人”,是孔子在《论语》中的重要观点与主张。所谓“修己”,即是我们常说的修身养性。“安人”,就就爱人——关爱他人。可见,“修己”是前提,“安人”才是根本目的。

   通读《论语》七则,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中心在于论述“修己”,通过“修己”,来修炼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

   (一)文义简析

   第一则,阐述了获得富贵、摆脱贫贱的方式,强调的是“修己”中的人格提升。

   文中的“富”是指有钱财;“贵”是指社会地位高;“贫”是指经济困穷;“贱”是指社会地位低。

   这里的“里”字解释为“处”,孔子把“仁”当作人立身之本,要无时无刻不处于仁的境界。因为,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的核心,要达到“仁”的境界并不难,难就难在一直不违离仁德之境,也就是“里人”——安居于仁的意思了。

   所以,人的一生,只要认识了生命与人生的真理,内心安祥坚定,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此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第二则,论说的是“道”,要借助修养才能达到。从孔子赞叹颜回的理由——“不堪忧”到“堪忧”,再到“不改乐”的递进关系中,不难发现君子最高的人生境界。

   从人的“忧”与颜回的“乐”的对比中,孔子肯定了颜回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本则中的“贤哉回也”这一倒装句需要注意,它起到了强调作用。

   第三则,孔子强调一个人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能够不受外物、环境的左右,不会因为身处贫穷就动摇求道之志。表明了孔子的乐观的生活情趣和豁达的人文情怀。

   这里的“饭、枕”两个字的名词动用要弄清楚,分别是吃、做枕头、当枕头用的意思。

   第四则,是有关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孔子就做了这样的表白:一个为了发愤求道而废寝忘食,当求道途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完全忽略了衰老威胁的人。

   由此可见,孔子表明了一个自强不息、终老不疲、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由不知贫贱到不知苦戚到不知生死,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以“仁”为道,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在这则中,重点字词比较多:“对”、“弘毅”“兴”、“穷”、“滥”“已”;“以”、“之”。同学们借助书上注释与古文字典等加以解决。

   另外,在后四则中,有几个经常用到的成语就出自本文,“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杀身成仁”。书上都有注解,一定要熟练掌握。

   第五则,是曾子谈论的“士”(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即“仁”。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的远大志向,正是修高洁之身、养自爱正气的结果

   因为“仁道”事业任重道远,所以君子必须做到“弘毅”(弘:广大,见识学问要广大;毅:强而能决断。)这是在强调“仁”的重要意义时,也指出了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

   第六则,阐述在求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应有态度。其中,对实行仁道要具备的品质、原因等的句子要重点理解、    在本则中,有人说可以把“在陈绝粮……莫能兴”几句话删去,其实,这是对这几句话没有真正理解的原因:此为情景设置的内容。因为只有在前面“从者病”、“子路愠”的烘托下才更加体现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固穷”的精神才难能可贵。

   要达到“君子固穷”的境界,就必须有高品质的修养。

   第七则,谈论的是生命价值的问题。

   对文中的关键字的含义应有确当的理解:“生:活,生命”、“身:身体”,这样的两个词不能互换,否则搭配不当。这则阐释了在求仁的过程中遇到生与义的矛盾时,应如何对待的问题——“仁人志士”宁可杀身而成仁,却绝不可以为了保全性命做出有悖自己信仰的事情。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第四至第七则,它们的关系是内容上的递进与结构上的总分——第四则描述了“求仁”的境界,以下是具体阐述过程,而内容上却是告诫人们这条道路的艰辛,要具备的品质直至最后的选择。

   (二)现实意义

   总之,这七则语录言简意赅,隽永深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论述了“修己”的基本含义——贤人因为任重而道远,故要修身养性,提升人格;贤人因为任重而道远,所以要安贫乐道,自强不息。这些,都历久而弥新,在当今社会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实意义。

   B、《二章》

   《二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难点则是让学生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即认清理解孟子的思想核心“舍生取义”和“浩然正气”在现实社会的教育价值与指导意义。对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也应理解、掌握。

  一、《鱼我所欲也》

  学习重点、难点是:

  1.重要字、词的识记、理解。

  2.通假字:“辩”通过“辨”;“辟”通“避”;“与”通“欤”等。

  3.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

  4.特殊句式: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鱼我所欲也》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倡导了舍生取义的立身处世原则,批评了贪婪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行为。

   学习本文,可以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的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说明,目的是对所学知识做到有机关联,融会贯通。如《论语》七则中的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在写法上,本文特色鲜明,逻辑层次清楚,论证缜密,说理透辟,富有雄辩性和说服力。在阐明论点时(即第二层次),运用了比喻论证,使用了假言推理中的归谬法与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说的力量。

   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学习重点、难点是:

   1.论证手法:正面说理和比喻论证。

   2.对“气”与“义”二者关系的分析,以及如何培养浩然正气的领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阐述了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气”,它是一种道德体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这里的“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

   作者逐层论述了“气”的性质和养气的要领。第一,气的特征——“气”是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第二,气的来源——“气”是经由“义”和“道”的辅助在人心中生成的;第三,气的形成——“气”是长期积累“义”而形成的,不是通过短时间的义举就能够获得的,但一次不义之事就会毁灭它。

   为了阐释清楚文章的论点:要形成浩然正气,既要不断地培养,又不能刻意追求,违背气的规律去帮助它成长,作者采用了“揠苗助长”的寓言说理。

   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学习、赏析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艺术。

  (二)拓展迁移——现代社会的人如何承继“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可以知道,浩然之气首先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