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申项目常被问外国人都没做过,你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xwdt/250328/v4vcjz6.html
张双南:中国科研人员申项目时常被问“外国人都没做过,你做这个干什么”据《科技日报》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刚刚回国时,非常不习惯——在学术上,没有人和他“吵架”了。“不但如此,一旦给别人的学术观点挑毛病,对方就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张双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质疑,进行学术争论,在国外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然而,这在国内显得有些“大逆不道”。质疑,在张双南看来,正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质疑乃科学精神之核心张双南把科学精神总结为六个字:唯一、独立、质疑。所谓唯一,即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科学规律,而科学规律是唯一的。所谓独立,即科学规律独立于发现者,不管谁来做科学研究,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所发现的科学规律是相同的。所谓质疑,从字面上看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张双南认为,它恰恰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张双南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新理论对旧理论的质疑,甚至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难以擦出真理的火花。但在中国科技界,似乎缺乏这样的习惯。大家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在潜在的气氛中对批评和质疑是不鼓励的,因为这样会“伤和气”。张双南认为,这并非中国科技界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然。张双南曾想办法以图改变这种风气。几年前,他尝试举办“学术批评论坛”,邀请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人对自己提出学术批评。“既然不方便当面批评别人,那就邀请别人来批评自己好了。”这是张双南当时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个“学术批评论坛”只办了一次,之后便难以推行。张双南观察到,质疑精神的缺失,使科技圈出现不少怪现象。科研人员不但很少与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争论,对国外的学术思想更是缺乏批判和质疑。在申请科研项目时,首先会被问,这种研究外国人有没有做过?跟踪外国人的前沿研究容易通过,也容易出成果。假如外国人没有做过,就会被问,外国人都没做过,你做这个干什么?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在科研领域,很多原创思想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中国人则负责实现它,或者进一步提升它。用张双南的话说,外国人负责“挖坑”,中国人负责“灌水”。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这些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但是原创性思想或成果却很少。换句话说,他们的论文所涉及的“坑”,都是外国人挖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挖的。张双南(图源:中科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