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心性状态的体现,神清气爽人就很喜悦

看懂了就是精髓,看不懂就是云里雾里——老师留言

01道是向内求的,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快乐知足

韩愈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吓坏了无数人,远离做学问了。现在还有很多孩子们不愿意不喜欢去上学。其实学问做进去了,最起码是苦乐相掺的,更多的是乐多苦少。孔子就不同意韩愈这种看法,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明知道做生意才能富,为啥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做学问呢?搞学问是精神上的富有,做生意是物质上的富有。道是向内求的,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快乐知足。学习太极拳就很快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了健康,愉悦了心情。#太极拳#

传统文化离不开传承,太极拳和中医都是如此。其实孔子是有所指的,孔子一生都是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进行讲学修习。学习快不快乐,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我们想参悟清楚的是一个人如何快乐起来这件事本身。

02快乐是心性状态的体现,神清气爽人就很喜悦

快乐是心性状态的体现,神清气爽人就很喜悦。调整好了身心状态,做什么事情都好办。或者说,当一个人精力充沛时,干啥事都很有精神。性命双修这件事必须要有师承,要懂得积精聚气的方法。尝到甜头了,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人生的很多坎儿,都需要有师父的提携。三十而立,想要立业,一定要有一个贵人相助,给予提携。我放下很多事情,掉转方向,专门研究健康养生,就是因为健康这个坎儿我遇上了。

当人百病缠身,健康堪忧的状况下,干什么事儿都力不从心。现在真得庆幸能够学习到真正的太极功夫。我的目标很明确,恢复健康。习练太极很快乐,可以说是我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这后半生就离不开太极了。

03就像一位朋友说的,辅导作业,这娃儿费妈啊。辅导人练纯正的太极功夫,很费师父的

当一个人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内脏就不会腐烂溃疡,身体没有灾殃。中医有名家田八味,堪称医林高手,类似于金庸小说里的武林高手,善经方,用药不超八味,故得名田八味。多以脉断之,有是脉,定是证,用是方,临床疗效极佳。

从此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经脉的重要性。没有内气,没有印证内功,如何会对经脉感兴趣啊。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啊。虽然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但是没有师父,真得很难悟道啊。

太极功夫,想要真正搞上去,除了单势和套路等技术掌握之外,还要体悟它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和艺术层面。这需要借助于师传和经典。就像一位朋友说的,辅导作业,这娃儿费妈啊。辅导人练纯正的太极功夫,很费师父的。

04无数先贤志士都从经典中受益

除了靠师父言传身教,学好太极功夫还要善于借重经典,比如《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等。《易经》成书距今约有四五千年了,《道德经》约有两千五百年,《黄帝内经》距今约有两千年了,时代在进步,现在为啥还要去研读参悟经典?

经典书籍讲的是道,虽然历经数千年,依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无数先贤志士都从经典中受益。经典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多少人写文章都要引经据典。后人写的著作无法超越经典的高度,这就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也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张载那句话“为万世开太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个道始终是不变的。比如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内功不上身,这个中庸就很难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