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人的认识水平和读

中国人常说“读书明理”,这句话在中国社会适用,其实全世界都通用。

虽然一个人不读书、或书读得少不一定不明白道理,但读书多或读书时间长的人,知道的书本知识肯定也多些。那么古代的圣人呢?

有人说,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这是一个特例,这说明,朱元璋聪明绝顶,能够不读书而通晓“六经”里面的道理,实在厉害!

换言之,朱元璋虽然不识字,但不等于说他没头脑、没思想或没文化;而是说朱元璋的认识水平非常了得,已经接近“六经”的层次,否则人家也不可能当上明朝的皇帝。

这个特例也说明,人的思想认识不一定非要通过书本,还有其他渠道,像个人悟性、家庭教育、社会见闻、生活阅历、朋友交往、影视欣赏、收听评书等等。

但这里还应该再延伸一点,即使朱元璋再天资聪颖,历史上也没有人说他能够“一字不识通《道德经》”。

换言之,即使朱元璋能够领悟“六经”里面的道理,却不能证明他也有能力懂得《道德经》中的思想。

按照一般的常识,如果朱元璋没有读过老子的《道德经》,恐怕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儒、道兼通吧。

这个现象也说明,一个人的认识视野和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无所不知的天才,也没有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

比如数学中的几何学,人们在初中学的几何学叫做平面几何,又叫“欧几里得几何”,只适用于一维空间——平面空间;如果把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原理运用在地球仪上就是错误的,球面几何学又叫做“非欧几何”。

作为纯粹科学的数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对象了,像社会、历史、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是人学科学对象。

从个人能力上说,一个人无论再聪明,知识再渊博,也不可能通晓全世界的所有真理。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对儒家的《论语》推崇备至,认为《论语》已经囊括社会人生的绝大多数道理,像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

所以有一句古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对《论语》的意义评价甚高,意思是说,有半部《论语》已经足以保证天下太平。

历史的事实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就不会消亡了,清朝的皇帝也不会被赶下台。

在此可以把儒家的《论语》和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做一下对比。

先下一个结论:假如孔子生活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时代(他们都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估计孔子就不会这么自信了,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也不会对《论语》思想评价这么高。

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和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的区别非常明显,比如认识视野方面的差异。

《论语》只介绍了一种社会关系——西周社会的典章制度,只推崇一种道德文化——周代的礼仪。所以孔子才发出感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的意思是说,只有周朝的典章、制度才是合理的社会形态,只有周代的礼法才是治国安民之道。

下面再看一下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总共介绍了十几种社会形态,分析了各种社会形态的利弊、优劣,如王政制度(类似于古代的夏商周社会)、君主制、贵族制、僭主制、民主制、共和制等等,其中还包括几种混合型的社会形态。

从社会、历史视野上看,已经看出两位思想家或两部著作在认识方面的差异了。

读者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孔子生活在希腊时代,假如他看到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反过来也是,假如亚里斯多德也读到孔子的《论语》,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这里面的故事情节恐怕只有通过读者的知识积累和跨时空想象了。

在此,编者不是有意贬低古代的圣人之道,而是就事论事,客观分析,一切以历史知识为准。

就社会发展而言,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无法离开自己的历史记忆;文化的历史记忆既可以保存在社会实践中,如社会关系、法律条例、道德伦理,也可以保存在书本知识中,像儒家的《论语》、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等。世界文化的传承不就是通过这两种形式一代代延伸下来的吗?

比如近代欧洲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源自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即希腊的科学、雅典的民主制、罗马的共和国和法律;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代代更迭同样源自古代封建文化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无论从社会还是历史层面,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特定的文化记忆密切有关,是文化记忆的具体体现和时间延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