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进入主题。
“仁”学基本内涵:
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人不是奴隶,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的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首先,仁爱在孔子看来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孔子一方面拥护宗法等级制,另一方面也认为应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其次,仁爱在孔子看来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既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并不主动关心权益和报偿的问题。
“仁”学的影响:
儒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突出了仁爱的等级差别思想。墨子曾以“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来概括儒家仁爱观的宗旨,应当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的稍后的儒家经典《中庸》则进一步申明了这一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等级的差别决定着人实际被爱的程度,这是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在儒家仁爱观中的真实反映。